劉云山視察省廣電總臺時強調:
打造一流媒體營造良好氛圍 助推甘肅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陸浩 劉偉平 鹿心社陪同
![](/Files221/BeyondPic/2010-12/8/10742157_754330.jpg)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偉平,省委副書記鹿心社等陪同下,視察省廣播電影電視總臺。本報記者 高檣 攝
本報蘭州訊(記者白德斌)前來參加全國防汛抗旱暨舟曲搶險救災總結表彰大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12月6日晚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偉平,省委副書記鹿心社等陪同下,視察了省廣播電影電視總臺,對我省宣傳文化工作進行指導。
晚上7時40分,省廣電總臺大樓內燈火通明,電視臺、廣播電臺的工作人員還在為給千家萬戶送上精彩的節目而緊張工作。
劉云山走進省廣電總臺演播大廳,認真聽取了總臺負責同志關于400平方米全景開放式高清新聞直播演播室改造工程介紹,并實地察看了改建情況。劉云山說,先進的硬件設備是宣傳工作的重要支撐,決定著節目制作和播出的質量,因此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宣傳領域技術裝備水平。
樓內走廊兩旁的墻壁上掛著甘肅電視臺的成就圖片。曾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電視劇《老柿子樹》、我省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黃河飛渡》等宣傳海報吸引了劉云山的目光,他一邊看,一邊了解這些海報背后的故事。
電視拍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畫面,廣播電臺錄下了很多值得珍藏的聲音。在省廣電總臺音像資料館,劉云山認真地聆聽了1957年朱德同志視察西北民族學院時的講話錄音,觀看了胡錦濤總書記在隴南地震災區現場的影像資料。對省廣電總臺搶救、修復、存儲這些音像資料的做法,劉云山給予了肯定,并要求繼續保持下去。
在電視播控機房,從經濟頻道到公共頻道,劉云山一一詢問了播出時長、節目內容、收視率、收益等情況。在少兒頻道,劉云山說,少兒頻道作為公益性頻道,不能計算收益,要堅持辦下去,而且要不斷提高節目質量。
在電視新聞中心,劉云山詳細了解了新聞節目設置、播出時間。他說,要遵循新聞宣傳工作規律,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創新體制和機制,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
當劉云山走進省交通廣播直播間時,正在播出深受聽眾喜愛的《政風行風熱線》節目。該節目是由省紀委、省監察廳、省糾風辦與省廣電總臺于2005年共同創辦,由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行業的“一把手”與聽眾通過電波進行交流,解答群眾關注的難點,受理聽眾投訴,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截至目前,投訴辦結率為94%。
“報道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決問題。媒體與紀委、監察等部門合作,更加有利于問題的解決,這種方式值得總結。”劉云山說。
在調研中,劉云山充分肯定了我省宣傳工作。他說,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宣傳工作,給予了有力的指導和大力支持,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甘肅省廣電總臺等主流媒體在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的宣傳報道中,始終沖在第一線,及時、準確、全面地進行了報道,為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做出了積極貢獻。
劉云山指出,宣傳文化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但各有特點。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也可以有一流的宣傳文化。比如,甘肅就擁有《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一批優秀文藝作品,《讀者》雜志也屬于全國一流期刊。因此,要堅定信心,打造一流的媒體,營造良好的氛圍,為推動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劉云山強調,要打造一流媒體首先要做出一流的節目,必須堅持“新聞為本、內容為王、導向為魂、觀眾至上”,提升報道質量,努力做讓人民群眾喜愛、滿意的報道。第二,要有一流的管理,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完善體制機制,保證媒體科學運轉。第三,要有一流的人才,必須加大培訓力度,特別是對于年輕化的新聞隊伍,要把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的培養作為最重要的任務。第四,要有一流的硬件設施。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傳播先進的思想文化,不斷提高宣傳文化事業的科技含量。
中宣部副部長蔡名照,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副省長咸輝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