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記者周玉蘭)在第十一個中國記者節來臨之際,甘肅日報社表彰獎勵4位名記者、名編輯。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甘肅日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主動服務全省工作大局,進一步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積極推進黨報創新,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工作,使報紙質量進一步提高。在新聞實踐中,報社涌現出一批愛崗敬業、貢獻突出,在社會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記者、編輯。
為進一步激發全體編采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培養更多的名記者、名編輯,報社社委會決定,對蹇勇德、李天倫、謝志娟、梁發芾4位同志進行表彰獎勵。這4位同志,有的是新聞隊伍中的新兵,有的在新聞戰線上工作了多年。無論是做記者,還是做編輯,他們都忠于黨的新聞事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寫出或編輯了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的新聞作品,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好評。
蹇勇德:甘肅日報社出版部主任
自1989年進入甘肅日報社以來,蹇勇德當過編輯也當過記者、并被抽調參加《甘肅日報》的子報——《蘭州晨報》的籌備創辦。他在夜班崗位上先后度過了17個春秋。2009年記者節,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
夜班工作是同行公認的艱苦崗位,肩負的責任重,勞動強度大,而且需要有一顆戒除浮躁的心和默默奉獻的精神。但他于2007年擔任出版部主任以來,報社的每一次重大戰役報道,都有他的身影。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期間,報社抽調專人組成奧運特刊編輯組,蹇勇德帶領大家大膽創新,為廣大讀者奉獻了一份豐盛的奧運新聞“大餐”。后來又參與編輯出版了神七發射特刊、《甘肅日報》創刊60周年紀念特刊、新中國60華誕特刊等。今年8月8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他又立即和出版部的全體同志一起投入到這場重大戰役報道中,協助值班領導,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特別是先后推出了68個版的“舟曲泥石流之殤”特刊,在讀者中獲得良好反響。
在注重新聞實踐的同時,他還注重理論探索,他撰寫的論文《新形式下黨報版面如何創新》、《黨報要聞版的處理原則》,在全國黨報夜班工作研討會上獲得一等獎。
獲獎感言:
作為一名夜班編輯,最想的是出新、最盼的是出彩、最怕的是出錯。熬夜勞神那是常態,至于出名,那不是編輯應該想的事。所謂“為他人做嫁衣”,便是最好的寫照。
李天倫:甘肅日報社評論部編輯、評論員,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蘭山論語”編輯,國內多家報紙、網站特約評論員、專欄作者。
自2000年進入甘肅日報社以來,李天倫先后被甘肅日報社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抗震救災宣傳報道先進個人。
李天倫同志在《甘肅日報》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發表了大量新聞、評論作品。他撰寫的《與時代共進與人民同行——紀念<甘肅日報>創刊60周年》、《保護好一個家園》、《銘記輝煌續寫光榮——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心帶動:率先發展揚風帆——論我省區域發展戰略之一》等10多篇新聞、評論作品獲得甘肅新聞獎、全國首屆時評大賽獎、《中國記者》“一得錄”征文獎等多種獎項。
另外,他還在《中國記者》、《新聞記者》、《當代傳播》、《中國新聞年鑒》等刊物發表多篇論文。主編書籍《和諧甘肅讀本·誠信行世篇》,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入選“農家書屋文庫”。
獲獎感言:
評論是黨報引導社會輿論、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勝武器。做一名黨報評論員,這是黨報新聞工作者的光榮,也是新聞從業者的幸運。黨報評論創新、創品牌、創影響力,永無止境,這也是一個評論員的永恒追求。我愿做一個實踐者,一個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