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六特色產業促農業大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甘肅要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加快發展中藥材、釀酒原料、林果、蔬菜等產業。5月11日,省農牧廳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并表示,隨著“國扶47條”的出臺,這對今后我省開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性支持,對于我省農牧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廣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
“國扶47條”提出: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積極推廣全膜雙壟溝播、膜下滴灌等高效旱作節水技術。
省農牧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省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區,且自然降雨時空分布不均,為此,近年來我省大面積推廣集雨、保墑、增溫和增產效果明顯的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尤其是近3年來強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玉米產量從2006年43.72億斤提高到2009年64.18億斤,增產20億斤以上。
今年我省推廣1000萬畝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并抓好技術培訓,分批、分層次開展大規模的技術培訓,確保技術到田到戶,確保每戶至少有一人掌握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努力實現技術全覆蓋。今后我省將繼續結合省情實際,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著眼于實現降雨時空分布和作物生長規律相吻合,不斷探索完善旱作農業技術路線。
今年種植洋芋達千萬畝
“國扶47條”提出:支持以定西為主的馬鈴薯貿工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將馬鈴薯種植納入政策性保險補貼范圍。
就“國扶47條”提出的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內容,省農牧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光熱資源豐富、氣候冷涼,非常適宜馬鈴薯生產,此前,省委省政府已經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馬鈴薯良種補貼。去年,重點圍繞加快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和健全完善倉貯設施,我省整合產業發展資金1.2億元,使原種生產基地達到1萬畝以上,脫毒種薯示范推廣面積超過250萬畝,主產區的定西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來自馬鈴薯產業。今后我省還將通過一系列措施培育壯大馬鈴薯產業,堅持把馬鈴薯產業作為旱作農業區戰略性主導產業培育。從今年的情況看,預計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脫毒種薯可超過400萬畝。
重點培育六大特色產業
“國扶47條”提出:要加快發展中藥材、釀酒原料、林果、蔬菜等產業。
省農牧廳相關負責人就此表示,這些產業都是我省特色產業,例如作為全國中藥材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我省出產的當歸、黨參、黃(紅)芪、大黃、甘草等藥材總產量占到全國的大半,其中當歸總產量占到全國的95%;我省有18個縣屬農業部規劃的蘋果優勢產區,“平涼金果”、天水“花牛”等品牌在國內外市場有一定知名度;在蔬菜產業上,去年全省蔬菜面積達到557.5萬畝,產量1145萬噸,成為全國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和西菜東調基地。
為此,我省將重點培育玉米、馬鈴薯、草食畜、中藥材、蘋果、蔬菜等“六大產業”,如在中藥材培育方面,進一步落實專項扶持辦法,重點支持中藥材種苗基地、區域中心市場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并對市場占有率高的種植基地和獲得國家認證的加工儲運企業給予扶持,努力實現中藥材種植大省向中醫藥產業大省的轉變;在發展林果產業方面,著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生產技術;在發展蔬菜產業方面,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加快蔬菜發展方式轉變和經營方式創新,重點扶持發展高原夏菜、設施蔬菜規模化生產、貯藏保鮮庫和市場體系建設。本報記者李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