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蘭州晨報報道 圍繞“國扶47條”提出的“到2020年,我省要基本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目標,我省今后將按照一個都市圈、兩個增長點、兩大新基地、四個試驗區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思路,落實“十二五”發展規劃。這是記者從在5月23日上午召開的《甘肅省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若干重大問題研究》論證座談會上獲悉的。
-專家座談支招十二五規劃
必須緊貼“國扶47條”
在當日的座談會上,來自國家發改委及省內的多名專家,圍繞省發改委、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擬定的《甘肅省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若干重大問題研究》進行了充分探討,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健身聽取發言并講話。省委研究室、省發改委等多個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當日的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甘肅省十二五規劃編制專家組顧問王一鳴,國家發改委培訓主任(原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綜合組組長)杜平,原省經濟研究院院長、甘肅省十二五規劃編制專家組副組長魏立橋,省社科院院長、甘肅省十二五規劃編制專家組副組長范鵬等專家都圍繞《基本思路》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眾專家認為,《基本思路》全面系統,框架清晰,為編制甘肅省十二五規劃打下了基礎。眾專家指出,國家近日出臺的“國扶47條”,為甘肅指明了今后發展的方向,也體現了國家34個部委及部門對甘肅今后發展的總思路,因此制定甘肅省十二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國扶47條”,緊貼國家對甘肅的四大戰略定位,在具體項目上下工夫再細化。大家認為,要緊盯“國扶47條”,抓住國家多部門共同支持甘肅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快基礎設施大框架的推進形成,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擺脫甘肅發展落后的困局。
-《基本思路》解讀
目標 經濟增速達到兩位數
《基本思路》提出的我省十二五發展主要目標是: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十二五期間要努力實現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的“五個大幅度提升”的奮斗目標,縮小與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發展差距,全省經濟增長速度按10%來把握。
發展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重點謀劃并實施好六大戰略性工程: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工程;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重點的生態安全戰略性工程;以培育發展新能源為重點的能源產業發展戰略性工程;以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為重點的新興產業戰略性工程;以延伸產業轉型升級為重點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戰略性工程;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公共服務戰略性工程,形成十二五發展的重大項目支撐。
措施 狠抓八方面重大任務
實現我省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緊緊圍繞以下八方面重大任務,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進:繼續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保障能力;加快蘭白核心經濟區建設,推進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河西、隴東兩大能源基地,發展壯大能源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加強生態建設和資源環境保護,建設“兩型”社會;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強化社會和諧發展;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規劃 實施“1224”區域發展計劃
●一個都市圈
即以蘭州白銀為核心的都市經濟圈,將是我省未來發展的重要空間戰略布局的中心,通過蘭白都市經濟圈的打造,凸顯蘭州輻射帶動功能,挖掘周邊縣市的互補功能,發揮經濟圈強大的經濟集聚功能,增強城市的積聚、帶動能力以及城市整體的競爭力,最終形成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地帶。
●兩個增長點
即天水增長點,抓住國家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機遇,利用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支付的力度加大、推進資源稅費改革、統籌建設用地計劃等政策優勢,在承接產業轉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中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形成未來我省經濟增長的亮點,并帶動周邊的平涼、慶陽、隴南的發展;金昌增長點,金昌與張掖、武威在經濟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要發揮三方在資源、能源方面的最大優勢,淡化行政區域界線,強化經濟區域合作,資源共享,要努力打造西部新材料基地,使金昌成為我省經濟的亮點,以推動三市的共同發展。
●兩大新基地
即隴東煤電化基地,包括平涼、慶陽、天水在內的隴東煤電化基地。開發隴東煤炭資源,打造隴東能源基地,實現隴煤東送、隴煤外運。強力推進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著力延長煤炭產業鏈,提高資源就地轉化率,形成以煤炭、電力、煤化工為支撐的產業集群,走輸煤與送電并舉的良性發展道路。河西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以酒泉、嘉峪關為核心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基地,圍繞提升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升級、壯大產業規模和優化產業布局,推動風電裝備制造和光伏產業做大做強,打造西北地區具有重要地位和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
●四個試驗區
即扶貧開發試驗區,把定西、甘南、臨夏、隴南等貧困地區作為重中之重,創新扶貧開發模式,進一步探討符合貧困地區實際的發展之路,并爭取國家級扶貧開發試驗區的試點權;循環經濟試驗區,作為資源大省和能源利用大省,發展循環經濟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從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入手,圍繞基地、園區、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4個層次展開工作,著重謀劃好新能源基地、老工業基地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生態建設試驗區,重點抓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和甘南黃河重要水源供給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繼續抓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工程,加大牧區封地育草力度,并爭取國家級生態建設試驗區的試點權;蘭州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蘭州綜合配套改革國家級試驗區,既能突出區域發展中的都市圈功能,又能對多民族地區的區域協調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保障爭取重點領域獲扶持
《基本思路》認為,今后要圍繞“國扶47條”對甘肅明確的四大定位,建立合理有效的政策體系,并結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爭取更大的國家政策傾斜。如扶貧政策、生態保護政策、資源性城市轉型政策、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政策。
在十二五期間,我省可爭取國家政策扶持的重點領域為:新能源基地與煤電化工基地建設、生態環境補償機制試點國家級試驗區以及特色產業發展。除了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外,十二五期間,我省還應更加大膽地開拓創新,采取公共服務政策、產業發展政策、社會發展政策、對外開放政策、生態安全政策、新農村建設政策等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記者 梁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