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02/BeyondPic/2008-7/3/2008070218574225540.jpg)
省建設廳廳長 李慧(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海南攝)
![](/Files202/BeyondPic/2008-7/3/2008070218574217254.jpg)
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海南攝)
中國甘肅網7月2日訊(記者張海南)昨天,在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第24次抗震救災主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建設廳廳長李慧發布了我省建設部門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的工作情況。李慧指出,我省已全面完成災后重建農宅設計方案,過冬房建設材料也已準備就緒,將于8月10日左右全部安裝到位,保證每戶災民在入冬前都有御寒居所。
![](/Files202/BeyondPic/2008-7/3/2008070219584343824.jpg)
災后重建規劃示意圖(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海南翻拍)
![](/Files202/BeyondPic/2008-7/3/200807021958437281.jpg)
災后重建規劃示意圖(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海南翻拍)
![](/Files202/BeyondPic/2008-7/3/2008070219584329307.jpg)
災后重建規劃示意圖(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海南翻拍)
多個專業設計院聯合精心設計抗震農宅
為幫助我省地震災區農宅的有序、科學建設,省建設廳聯合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蘭州市城市建設設計院、蘭州理工大學建筑勘察設計院組織設計人員辛勤工作,設計完成《甘肅省村鎮抗震農宅設計圖集》,其中共有20套貼身為我省地震災區設計的農宅方案,這些方案即充分考慮了農宅的實用性、通用性,又較好地體現了隴南、甘南、天水等地農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和建筑風格,特別是突出了結構抗震設計和抗震構造措施的完善,使按圖施工的農宅能夠達到國家抗震預防標準。圖集圖文并茂,表達直觀易懂,可以在震后災區重建施工時直接采用,也可供全省其他地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選用。現已印制3000冊,將于近日無償下發各地。
設計方案貼近實際 災區重建房屋居民將獲房補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方案充分考慮到了災區人民的經濟條件,綜合衡量出最佳的經濟效益方案,每戶農宅按45平方米左右設計,造價在3萬元左右,而且李慧透露,省建設廳已提出了地震災區城鎮居民受災住房重建補助實施意見,待報省災后重建領導小組審議后即可實施。
明確標準 今后房屋建設重點監管以下9方面
(1)醫院和學校建筑應該為受災時的應急場所,所以應適當提高醫院、中小學以及幼兒園等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乙類)。
(2)兩層以上的幼兒園、中小學、醫院及大開間或外廊式建筑最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體系、剪力墻體系、框剪體系)。
(3)應嚴格限制預制樓板的使用范圍。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指揮及保障(通訊、供水、供電等生命線建筑)等建筑中不得采用預制樓板。
(4)指揮及保障(通訊、供水、供電等生命線建筑)建筑最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體系、剪力墻體系、框剪體系)。
(5)砌體建筑應嚴格限制大于4.2m開間的房間。
(6)砌體建筑的門窗洞口兩側均應設置約束構造柱。
(7)砌體建筑的砌筑質量標準應進一步提高。
(8)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應加強填充墻與剪力墻以及框架梁柱的拉接構造措施,條件許可時填充墻最好采用輕質材料。
(9)巖土工程勘察,勘察單位應對擬建場地周圍可能存在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做出較詳細的評估,并對場地是否避讓提出明確合理的建議。地質復雜的縣級以上城市建設場地應提供剪切波速,合理劃分場地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