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艱巨、繁重的抗震救災任務,我省災區干部群眾知難而進,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連日來,抗震救災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展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廣大干部群眾有信心重建家園。
截至5月15日8時,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廣河縣、康樂縣29個鄉鎮、1150人受災,547間房屋受損或倒塌。災情發生后,臨夏州各級干部迅速行動起來,深入災區查勘災情,轉移安置災民,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州縣地震、氣象、民政等部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震情監測分析預報,并積極準備帳篷等救災物資,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連日來,平涼市各級領導深入崆峒區、崇信縣部分受災鄉(鎮)和農戶家中,現場查看了解受災情況,看望慰問災區干部群眾。同時,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在受災區,不時可見倒塌的水塔、圍墻和房屋。崇信縣黃寨鄉白新莊村新堡子社有52戶人家,家家都不同程度受災,受災較為嚴重的村民張小兵家,大門、圍墻倒塌,房內墻體斷裂,破損嚴重。平涼市各級領導詳細了解災區群眾受災和生活情況,幫助鼓勵開展自救,重建家園,并決定籌措3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用于災區群眾的生活安排和生產恢復。
舟曲縣發生震災后,經省民政廳協調,省軍區積極向舟曲伸出援助之手,5月14日13時左右,救援物資已到達災區,共捐助棉被400床、軍用大衣400件、棉衣棉褲200套,緩解了災區群眾的燃眉之急。當晚9時許,由省民政廳調運的500頂救災帳篷也及時運達災區,州、縣民政部門連夜發放給受災群眾。記者獲悉,此次地震中受傷群眾的醫療費全部由民政部門的醫療救助資金解決,死亡人員每人5000元后事處理費也已發放到家屬手中。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政局負責人表示,面對災情,要安排好受災群眾的食宿問題,及時發放救災物資,使受災群眾的生活不發生大的困難。對于災后重建工作,民政部門要積極整合資金,對部分裂縫民宅要盡快進行維修。目前,州上已下撥救災資金80萬元。
5月15日,記者從定西市人民政府召開的災區最新情況通報會上獲悉,定西市共有75個鄉鎮、231個村的4308戶受災,全市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779人,倒塌房屋101戶283間,受損房屋3121戶1.03萬間,受損學校82所,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12萬多元,其中通渭縣、漳縣、岷縣受災較為嚴重。
災情發生后,定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迅速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各縣查看災情,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同時,市上以通渭、漳縣、岷縣為重點,于5月14日下撥各縣區救災資金500萬元,安排好災區群眾生活。各縣區集中力量,對毀壞的道路、景區設施進行全面修繕,并排除一些危險路段的險情,加快恢復功能,確保道路暢通安全。各縣區還結合災民建房等項目的實施,對災區群眾倒塌房屋和危房進行重修,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5月15日,天水市委、市政府就全市地震受災情況進行通報。經核查,全市倒塌房屋5044戶13423間,形成危房11332戶24925間,損壞房屋17695戶50555間。震災直接經濟損失2.6億元。目前,已緊急轉移安置受災人員約1524戶、6692人。
目前,省上下撥救災資金1300萬元,調運帳篷150頂,已緊急運往災區。市上下撥市長預備金450萬元,并從市列救災預備金中列支50萬元,分別下撥各縣區。各項抗震救災措施正在全面落實,城鄉社會穩定,市場秩序和群眾生產生活正常。(記者鄒海林惠程華徐仲英王雨趙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