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天水在線)
新春的鐘聲還未敲響,罕見的暴雪冰凍,在本該草長鶯飛柳綠花紅的南方輪番肆虐。鐵路中斷,車廂里,車站外,數十萬旅客滯留,眼巴巴地遙望著故鄉……災區,煤、電、油、運全面緊張,數以億計的當地群眾和打工者,忍受著災害帶來的寒冷和孤寂。
無情的災難,以其無情的方式又一次鍛打著鐵路人的筋骨。
無情的災難,牽動著蘭州鐵路局每一位干部職工的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蘭州鐵路局派出了最好的機車、車輛,派出了素質過硬的機車乘務員、車輛乘務員和公安干警,遠赴廣東、上海、貴州等地,共同抗擊暴風雪,保春運、保平安。
109人的10天9夜
1月27日凌晨2時,鐵道部緊急命令蘭州鐵路局:調集內燃機車,組織人員車底,馳援廣州。凌晨4時,蘭州鐵路局領導班子緊急聚集,部署工作。隨即,蘭州客運段抽調109名經驗豐富的乘務職工,組成兩個包乘班組,配備支南列車。
28日,蘭鐵局調撥一輛內燃機車及車體,趕赴蘭州。
當晚18時,這組拉著只有109名乘務人員、沒有編序車次的支南列車,一頭扎進夜幕,沿隴海線向東疾馳而去。5天之后,于2月1日早上6時抵達廣州車站。
10小時后,支南列車正式接到命令,這組被編序為L0972次臨客列車正式加入輸送廣州站北上旅客的行動。目標線:廣州至襄樊。
蘭州客運段副段長李熙瓏在鐵路系統工作30年了,他說:“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其實,列車是在一種非正常條件下運行的。”如李熙瓏所說,當時的情況已經十分緊迫,從蘭州出發時,19節車廂,每節車廂的取暖煤準備了400公斤左右,僅夠單程到達廣州。而此時,本來缺煤的南方城市,通往廣州方向的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外面的煤炭運不進來,在廣州站加供煤炭、餐料的計劃成為泡影。同時,列車取暖成為北上途中最突出的問題。而更可怕的是,廣州車站已經無法按照正常的運行線路和時刻發車。李熙瓏形容廣州車站當時的情景:所有的火車就像大巴一樣,人上滿了就發車!“我們中途在沒到站的情況下,還讓400名農民工臨時下車回家。”火車途經站點的時刻、哪個站上餐料、哪個站上水、哪個站清理垃圾,這些原本很嚴格的程序,當時都不明確。而在始發站廣州,L0972次臨客列車上車旅客就達2246人,超員80%。
正常情況下12個小時的車程,L0972次臨客列車卻耗費了32個小時。2月3日零時,L0972次臨客終于抵達襄樊,圓滿完成了第一次支南客運任務。列車在襄樊僅僅停留20分鐘后,又編組為L0968次返回廣州進行第二趟支援任務。感人的故事,在支南列車上繼續發生著。
2月6日大年三十,鏖戰了10天9夜的109名乘務人員圓滿完成任務后回到了蘭州。
8年的風雨堅守
安徽阜陽是我國最大的農民工輸出地,而此時卻成了最大的回流地。
1月15日,蘭州鐵路局派出了8列、152輛客車,57名檢車乘務人員和帶隊干部,火速增援阜陽。
1月23日2時30分,由阜陽開往廣州的L227次列車,由于遭遇暴風雪受阻,停靠在中途。添乘干部王建華、檢車長孫成華、車電員李慶建雖然一夜沒有合眼,仍然踏著沒漆的積雪在車下處理故障,在車廂內幫助列車員安撫情緒激動的旅客。
36個小時過去了,1月24日14時30分列車終于開動。但是,由于停留時間過長,許多車輛控制箱的激磁保險被燒損。添乘干部王建華、車電員李慶建頂著嚴寒,在短短兩個小時內更換了96個激磁保險,保證了車輛電力的正常供應。
1月25日,當L110次列車停靠在阜陽車站時,兩輛客車的控制箱出現故障。由于停留時間有限,搶修任務很重。
當休班職工得知這個消息后,主動上站臺幫助當班乘務員處理故障。
自1月15日第一列援外臨客車體出發后的近一個月來,57名檢車乘務員和帶隊干部披星戴月,連乘套跑,發送旅客20多萬人次。
今年是蘭州鐵路局援助上海鐵路局春運的第8個年頭,也是最為艱苦的一年。援外車輛乘務員和帶隊干部以春運安全為重,把對家的眷戀,對親人的感情收藏起來。大年三十晚上,列車按命令停運,57名乘務員和帶隊干部圍坐在一起,吃起了水餃,貼起了春聯,燃起了鞭炮,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這樣的過年方式對援外臨時黨支部書記孫景洲來說已經經歷過8次,連續8年的春節他都是在阜陽度過的。他的平淡超乎想象:“8年了,自己也習慣了,家里的人也習慣了。”
再往南,在風雪中堅守的還有參加貴陽至懷化間電煤搶運和滯留旅客運輸任務的蘭西、嘉峪關、迎水橋機務段101名機車乘務員、帶隊干部。他們中有的匆匆告別白發蒼蒼的老母,有的匆匆告別新婚燕爾的妻子,有的甚至與家人來不及當面告別一聲,就踏上了外援的征程。
200個小時的火線救助
1月29日晚,蘭州鐵路公安局50名特警隊員及150多名民警,奉命飛赴廣州,加入到增援廣州站抗災保春運的戰斗中。
2月2日上午9時45分,正在組織旅客進站的隊員薛龍突然聽到人群中傳來微弱的求救聲:不要擠,這里有孕婦!順著聲音,薛龍看到一位穿羽絨服的孕婦在人群中高舉雙臂。薛龍拼盡全力向孕婦靠攏,很快抓住了孕婦的雙手。擠進人群不易,擠出人群更難。薛龍拼命在人潮中開出一道“小口子”,把孕婦小心地傳給另一名隊員,就這樣傳下去,直到安全地帶。
持續不斷的降雨使廣州車站廣場上的積水越來越多,漫過鞋面灌入人們的鞋內。2月3日下午2時左右,人群中一位中年婦女忽然捂著肚子蹲在地上。周曉俊、王雅俊等隊員立即沖過去扶助,將她送到設在廣場一角的醫療點,一診斷是急性闌尾炎。醫生說,幸虧送得及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晚上11時左右,雨越下越大,隊員們想方設法找來500多件雨衣發給了旅客,還有許多旅客沒有雨衣。這時不知哪名隊員脫下雨衣送給了旅客,轉眼間,12名隊員齊刷刷地脫下雨衣送給了旅客。
在廣州車站維護救助的200個小時里,特警隊員們每時每刻都會遇到險情,每時每刻都要化險為夷。或許,沒有人準確記錄他們扶危救助的每一個場景。但是,那些受過救助,平平安安回到家中的旅客卻清楚他們的事跡。一位旅客平安回家后,給一位隊員發來短信:天災撼南粵,大愛筑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