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午,蘭州的天空陰霾了一個早上后放晴,高速公路上的積雪開始消融,司機在干燥的路面上放心行駛,然而就在高速公路上的涵洞內,卻有另外一番景象,冷風颼颼,高速公路上融化的雪水以及過往車輛帶入的積雪在涵洞內全部凍結,諸多涵洞就像溜冰場一樣,車行其間險象環生。當日下午1時許,丹拉高速公路青土峴西行隧道內,因路面結冰,16車連環追尾,事故導致附近路段交通管制3小時。
16車連撞
隧道內上演“生死時速”
當日下午2時許,當記者來到青土峴隧道時,由于事故車輛將隧道完全阻塞,準備通過青土峴隧道西行的車輛全部滯留在高速公路上,整個車隊長度超過3公里,在距離事故現場1公里處的一處高速公路分路口,高速巡警正在指揮過往車輛原路返回或者繞道行駛。
記者剛踏入隧道口,腳下就不停打滑,整個路面就像一個溜冰場,在距離隧道口不到100米處,3輛小轎車擠作一團,一輛沒有車牌、標有“司法”字樣的小車前輪幾乎被撞掉,車頭以及引擎蓋被撞進大約40厘米;在距離轎車不到5米的地方,一輛車號為甘A·23339、由蘭州發往西寧的大型快客橫在隧道中間,車頭和車尾分別架在隧道兩邊的道牙上,將隧道堵死。記者側身從快客尾部的縫隙鉆過去,看到更加慘烈的一幕,一輛車號為浙E·62220的馬自達轎車被快客推到前方一輛拉運轎車的大型拖掛車尾部,拖掛車的后保險杠以及拖掛車車廂幾乎將馬自達轎車攔腰截為兩段。在拖掛車的前方,是一輛從蘭州發往景泰的中型客車,客車在避險過程中失控,右前輪撞上隧道內的道牙,前車窗撞上了隧道墻壁。走過這條僅430米長的隧道,記者先后看到10輛“遍體鱗傷”的機動車。據守候在隧道內的一名司機介紹,已經有6輛撞得不太嚴重的轎車先后離開了隧道,在這次事故當中,共有16輛車先后相撞。
驚魂一刻
近百人慌忙逃生
停靠在隧道西出口的一輛車號為甘A·C5648的北京現代轎車是隧道“冰場”的第一個受害者。“確實太恐怖了”,該車司機張師傅這樣描述他的感受,當天他正準備送人去中川機場,途經青土峴隧道時,他下意識地將轎車速度放慢到了60公里/小時,在進入隧道后,他借著隧道內的燈光仔細觀察路面,發現路面上有大量結冰,他再次放慢速度,大約行駛出200米后,車輛前輪突然開始打滑,就像醉漢一樣撞上了隧道右側的道牙,轎車后輪與道牙猛烈摩擦,但轎車仍然發瘋一樣向前沖去,一轉眼,車輛滑過隧道剩下的230米,到達隧道西出口,這時車輛的右后輪隨著一聲悶響也被磨爆,車輛猛地掉了個頭才停了下來。車還沒停穩,張師傅迅速下車,將一塊警示牌立在車前方,隨后掉頭向隧道外跑去,這時,隧道內先后傳來幾聲沉悶的撞擊聲。他跑出隧道后回頭一看,這才發現隧道里的人群像潮水一樣向他涌來,而隧道內許多車輛已經撞成了一團。
采訪中,駕駛大型拖掛車的秦師傅再三重復的一句話就是“腿都嚇軟了”,在整個事故當中,他的車輛處于最中間的位置,事發時他正在駕駛車輛緩慢通過隧道,突然前面一輛客車躥上道牙,猛地掉頭停在路中,他急忙踩剎車,這時感覺車輛尾部被猛地推了一下,他停好車下車查看,發現一輛馬自達轎車碰上了自己駕駛的拖掛車車尾,他正要查看轎車內人的傷勢,一抬頭發現一輛10多米長的大型快客橫著向他撞來,夾在中間的馬自達轎車被碰后再次撞上拖掛車車尾。緊接著,快客后面又一次傳來碰撞聲,他來不及多想,跟著客車以及轎車上的乘客就向隧道外飛奔。
路面結冰
隧道變成了溜冰場
近百人跑出隧道后,先后撥打120、119以及122求助。在接到報警后,甘肅省交警總隊高速巡警支隊先后調派鹽場以及樹坪巡警大隊處理事故,蘭州市消防支隊調派鹽場消防中隊以及特勤一中隊進行救援,省急救中心也派出一輛急救車在現場待命。經過勘查,現場無人被困,也沒有發生較大傷亡,消防官兵以及急救人員先后返回。高速巡警在調集三輛救援車后,開始對滯留在隧道內的事故車輛進行清理,為避免再次發生事故,高速巡警緊急對由天水路收費站到中川機場的高速公路進行交通管制。下午4時許,經過各方努力,隧道內的車輛被全部拖離現場,該路段交通恢復暢通。
對于這次事故的發生,被采訪的司機大多歸咎于一個原因,那就是當日降雪后,氣溫回升積雪融化,雪水沿著持續下坡的隧道一直流到隧道中段,因隧道內溫度較低,雪水再次結冰,加上過往車輛帶進隧道內的積雪,430米長的隧道就如同一個大型的溜冰場。
司機們告訴記者,截至事故發生,隧道內并沒有鋪設煤渣以及沙土等防滑物,而且隧道入口處也沒有設置任何警示標志,加之隧道內的照明燈在事故發生時僅有一半正常開啟,直到高速巡警處理事故時,隧道內的照明燈才全部開啟。從記者走訪的情況來看,隧道內確實存在大面積結冰,而且在隧道兩端也無任何警示標志。就此,記者試圖與隧道管理部門取得聯系,但最終未果。
當晚7時許記者了解到,事故發生后,高速公路養護部門緊急在隧道內鋪設了沙土,以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目前,高速巡警已就事故原因展開進一步調查。
本報記者 黨小軍(蘭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