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8月1日訊(記者茍保平實習生龍仕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今天下午在蘭州會見了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敬璉一行,雙方就甘肅經濟發展問題交換了意見。
陸浩介紹了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五”以來,甘肅經濟社會呈現出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我們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也不少,突出的問題是經濟結構不合理。一個是主要優勢產業多數為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型企業,產業鏈條短,資源環境壓力大;一個是盡管國有企業呈現出強勁發展的勢頭,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滯后,整個經濟發展活力不足。要解決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需要付出長期艱辛的努力。
在談到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時,陸浩說,要加快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形成我們自己的產業優勢。我們總的想法是,要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構建起支撐工業強省的產業新格局。
一是把傳統優勢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二是依托傳統優勢產業開發下游產品,發展一般制造業;三是積極發展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現代制藥為重點的高技術產業;四是振興裝備制造業;五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輕紡工業。這樣的產業結構,既具有甘肅特色和優勢,又符合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談到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時,陸浩說,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滯后同對外開放水平不高是密切關聯的,反映了我省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長期以來,由于受自然經濟的束縛和計劃經濟的影響,我省勞動者的創業能力不高,資本原始積累不足,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了很大制約。另一方面,由于受區位條件的限制,我省對外開放水平也比較低,利用外資的規模小,使得私人資本的投資非常有限。我們感到,要加快甘肅發展,關鍵是要把改革和開放有機結合起來,在充分挖掘內部發展潛力的同時,用更大的力量搞好招商引資工作,利用域外資本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優勢產業的培育壯大。
在談到國有企業改革時,陸浩說,甘肅的企業之所以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根本是得益于我們堅持不懈地深化改革。近年來,我們著力推進以產權多元化和職工身份轉換為重點的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一大批企業通過改制重組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當然,國企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特別是母體企業同實現產權多元化還有相當的距離。我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實現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以促進整個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
吳敬璉對陸浩的看法表示贊同,對甘肅的發展變化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克服的困難相對多一些,但只要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各種難題都是可以破解的。他相信甘肅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劉偉平、楊志明、姜信治、杜穎、邵克文等省領導參加了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