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立足本職書寫非凡人生
由團省直機關工委和本報聯辦的首屆“甘肅省直十大杰出(優秀)青年”評選揭曉
蘭州晨報8月1日報道(記者路燕) 他們當中有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體壇名將;有維護社會公平、弘揚正氣的人民法官;有刻苦鉆研、立志成才的青年學子…….7月31日,首屆“甘肅省直十大杰出(優秀)青年”表彰大會在蘭州召開,馬艷萍等10名同志被授予首屆“甘肅省直十大杰出青年”稱號,茍保平等10名同志被授予首屆“甘肅省直十大優秀青年”稱號,王坤等5名同志獲首屆“甘肅省直十大杰出(優秀)青年”提名獎。
此次獲得杰出或優秀稱號的青年,雖然來自不同行業,從事不同的職業,但都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憑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奉獻社會和服務人民的具體實踐中,彰顯出了當代青年的風采。本次評選活動由共青團甘肅省直屬機關工委和本報聯合主辦,評選活動經宣傳動員、申報推薦、組織考察、事跡公示、公眾和評委投票、組委會集體研究,并報請中共甘肅省直機關工委最終審核通過。
被授予首屆“甘肅省直十大優秀青年”稱號的分別為:
王宏源:男,39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甘肅省交通廳嘉安公路建設項目管理辦公室高級工程師;
袁征:男,漢族,38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甘肅省工商局人事教育處副調研員;
左霞:女,漢族,36歲,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甘肅省文聯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小演奏家》編輯部主任;
郎燕:女,漢族,31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甘肅電視經濟頻道《百姓經濟》欄目主播;
劉鑫:男,漢族,28歲,共青團員,中專文化,甘肅省殘疾人藝術團舞蹈演員,第二屆甘肅省“十大杰出殘疾人”;
茍保平:男,漢族,38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甘肅日報社主任編輯;
李柱宏:男,漢族,24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甘肅省體工一大隊男子中長跑隊教練員兼運動員;
紀永福:男,漢族,37歲,中共黨員,碩士學位,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副研究員;
谷軍威:女,朝鮮族,35歲,研究生學歷,甘肅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
廖玉萍:女,漢族,27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歷,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甘肅省分公司10060 “陽光熱線”班組班長。
甘肅省直十大杰出青年”事跡首屆“甘肅省直十大杰出青年”事跡介紹
馬艷萍
女,漢族,29歲。
甘肅省自行車訓練管理中心山地車自行車隊領隊兼教練。
1998年和2002年獲得曼谷亞運會和釜山亞運會冠軍。1998年至2003年連續5次蟬聯亞洲錦標賽冠軍。
2000年和2004年參加了第27屆和第28屆奧運會。1998年以來,被甘肅省委、省政府記“一等功”兩次,授予“全省先進工作者”稱號;被省總工會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省和全國“先進女職工標兵”稱號;被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被省委、省直機關工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
曹慶
男,漢族,36歲,甘肅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高級建筑師。
主持設計了黃河近水平臺、省委會議中心、天慶國際商務大廈、飛天家園住宅區等省內外近百項工程,其中多為省市及地區的大型重點項目,獲得了社會和建設單位的一致好評。其中“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辦公樓”設計項目獲得2001年度省優秀設計二等獎;“甘肅省工商局培訓基地大樓”獲得2005年度省優秀設計二等獎;“蘭州天正房地產公司中廣大廈”獲得2006年度省優秀設計二等獎,為推動我省建筑科技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
劉建勛
男,漢族,37歲,甘肅省交通征稽局高級工程師。
主持完成了科技部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高等級公路干線公路聯網收費系統”和“交通規費征稽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參與完成的《三灘黃河大橋關鍵技術研究》獲得了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土家灣隧道軟黃土地基處治技術研究》獲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濕陷性黃土地區路面病害處治技術研究》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黃土地區隧道修筑技術研究》獲得省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是交通部公路工程評標專家庫成員、省交通廳百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工程人員、蘭州市首批“151人才工程”人員。
李仁清
男,漢族,36歲,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勘察處副處長。
大學畢業后毅然放棄機關優厚的工作條件,到祖國艱苦的地區———西藏墨脫開展地質工作,參加了《墨脫幅》、《波密幅》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該項目被評為西北地區優良項目。后又主動要求到寧夏開展工作,先后擔任《五佛寺幅》、《南長灘幅》項目組長,全面負責項目技術管理,該項目于1996年獲甘肅省地質局“優秀”成果獎,1997年在全國評展時獲地礦部“優秀”成果獎。成功組織實施了我省首次探礦權招標出讓和探礦權掛牌出讓工作,填補了我省探礦權管理方面的空白。
袁中夏
男,漢族,33歲,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創新基地副研究員。
主要從事地震災害及其防御研究工作,發表各類研究論文40多篇,參加了第12、13屆世界地震工程大會。先后參與完成的《黃土地震災害預測防御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黃土地震災害防御技術研究》獲得甘肅省建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黃土地基抗震處理技術研究》獲得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二等獎。在巖土地震災害研究和領域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在國家和部委行業規范中得到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減災實效,是我省在該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學者。
羅建勛
男,漢族,29歲,甘肅警察職業學院三級警司。
一貫樂于助人,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經常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來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2006年8月15日下午,1名老人、5名小孩被困在黃河河心灘中,在河水不斷上漲、險情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他奮不顧身跳入河中,一邊安慰他們不要驚慌,一邊實施搶救,來回6次將被困人員全部救出。并給每人10元錢讓他們搭乘出租車,可后來他卻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他這種事后不聲張、不留名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一名人民警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
董瀚
男,漢族,37歲,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察院高級工程師。
從事地質找礦事業18年來,一直默默奮戰在條件艱苦的野外生產與科研第一線。先后主持并組織完成了青海可可西里、西藏墨脫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等6項國家級區域地質調查項目、甘肅迭部桑巴溝金礦普查等10余項省級地質礦產勘察項目。新發現金、銀、銅、鉛、鋅等礦產地10余處,完成填圖面積13萬平方公里,取得了10多項科技成果,在《地層學雜志》等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先后被授予首屆全國地質勘探工程技術標兵、甘肅省百名優秀青年、甘肅省新長征突擊手、第六屆甘肅省青年地質科技獎等榮譽稱號及獎項。
馬劍勇
男,漢族,35歲,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
熱愛行政審判事業,恪盡職守,廉潔自律。審判業務精益求精,審理的案件無一錯案。多次被評為省法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連續三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以法官職業化、精英化為追求目標,法學理論研究成果顯著。發表論文10余篇,在法律學術交流活動中獲全國二等獎兩次、三等獎兩次,全省一等獎三次,二等獎兩次,三等獎兩次。參與編撰《民告官案例點評》、《國家賠償法講座》等專業書籍。
杜娟
女,漢族,26歲,蘭州一中英語教師。
曾獲中央電視臺和外研社頒發的“C 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甘肅賽區一等獎和全國優勝獎。其公開課曾多次在全省、全國的研討和評比中受到好評,全國已有近萬人次聽過杜娟做的關于英語學習方面的講座或培訓課程。在“2005年甘肅省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比賽中”,獲全省一等獎。2005年,作為甘肅省重點中學代表,在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舉辦的教育騰飛工程北京會議“新課程課堂教學展示研討會”上,獲得現場課全國特等獎。2006年底,赴青島參加“第六屆全國(高中)英語教學觀摩暨研討會”,獲得公開課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