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晨報訊(記者梁峽林)為應對我省頻繁的地震災害,提高災害中被壓受傷人員的生還率,省地震局投入420萬元資金為我省組建的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配備了救援指揮車、救護車以及破拆、頂升等特殊裝備,其中花15萬元購進的4條純種進口搜救犬,經過半年的訓練已正式上崗,這不僅使我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成為全國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中第一個擁有搜救犬的救援隊,也將使我省地震中被壓人員的生還幾率得到大大提高。這是記者2月3日上午從省地震局舉行的地震救援模擬演練暨裝備展示會上了解到的。
24小時內可達西北各地展開救援
據省地震局王局長介紹,甘肅地處青藏板塊體東北緣,是我國大陸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區之一,地震活動分布廣、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災害重,所以組建一支高素質應急救援隊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2003年10月,經省委省政府批準,省地震災害救援隊由省地震局、武警甘肅總隊的地震技術專家、武警甘肅總隊第三支隊官兵、武警甘肅總隊醫療專家共120人組成,配備了所需設備,并對人員進行了救援專業的特殊培訓。救援隊緊緊圍繞尋救埋壓人員、搶救重要物資、消除次生災害等5大任務,從完善預案、力量編成、指揮協同等方面進行了整合優化,隊伍業務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隨著省地震救援指揮中心的建成、地震臺站監測網點的增多以及救援隊裝備的全面配置,我省救援能力已得到大大提升。目前,省地震災害救援隊在接到命令后,10分鐘后就可做到人員和設備一同出發,在24小時內抵達除新疆部分地區之外的西北各個區域,并能展開積極救援。
4條搜救犬列入搜救隊編制
據武警甘肅總隊第三支隊負責人介紹,如今,用鋼筋、預制板建成的高樓大廈到處聳立,而一旦遇到強烈地震倒塌后將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影響。1976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中,就是因為缺少設備,使很多被埋壓受傷人員未能被及時發現得到搶救而造成死亡。目前地震災害中,僅依靠現有設備很難發現埋壓在廢墟深處的人員,國外已在廣泛推廣搜救犬救人技術。我省引進的這4條純種進口搜救犬(2條德國牧羊犬、2條英國拉布拉多犬)都具有靈敏的嗅覺,經過培訓后,可迅速發現被埋壓在深處的人員,并準確分辨被埋人員的生死,再加上特制充氣墊和各種專業剪割設備的配合,將會使受傷人員的生還幾率得到明顯提高。這4條搜救犬已被正式列入搜救隊“人員”編制,不僅有專人訓練,還享有每天20元的生活補助費。在當日的展示會上,在訓導員的指令下,4條搜救犬都迅速、準確地完成了服從技術等科目的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