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老師接受鳳凰衛(wèi)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曾子墨(右一)采訪。蘭州晨報記者朱靜淵攝
惠老師鳳凰衛(wèi)視當(dāng)嘉賓并接受天津電視臺專題采訪,表示其愿意繼續(xù)回到“三尺講臺”
蘭州晨報訊(記者朱靜淵)11月24日至26日,“失業(yè)”代課教師惠志敏受天津電視臺《溝通》欄目和鳳凰衛(wèi)視《社會能見度》欄目的邀約,接受了兩家電視臺的專題采訪。坐著飛機往返于蘭州、北京之間,這對惠志敏老師來說又是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
11月6日,本報以《惠老師的辛酸打工路》為題報道了代課老師惠志敏離開工作了21年的講臺,到蘭州艱難謀生的情況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之后,天津電視臺和鳳凰衛(wèi)視專門邀約惠志敏老師進行采訪。
在接受天津電視臺《溝通》欄目的采訪時,惠志敏多少有些局促,而面對來賓———天津大學(xué)的學(xué)生時,惠志敏感覺回到了講臺,一些提問和回答在親和寬松的氣氛中展開。在鳳凰衛(wèi)視北京記者站接受該臺《社會能見度》欄目著名主持人曾子墨采訪時,惠志敏就顯得輕松自然多了。當(dāng)兩家電視臺問到一個共同的話題:“惠老師,如果有機會讓你繼續(xù)回到代課老師的崗位,你還愿意去嗎?”惠志敏說:“我愿意去,因為我熱愛教師這個職業(yè),也喜歡鉆研,并付出了心血!”
在天津電視臺接受采訪期間,惠志敏意外遇到了被同邀接受采訪的北師大《中國基礎(chǔ)教育》雜志社的常務(wù)副主編劉晨元,多年前,惠志敏被該編輯部聘為特約編輯,這次竟然在天津意外相逢,兩人拉著手,欣喜難言。
北京的天氣十分陰冷,在接受鳳凰衛(wèi)視采訪前的間隙,記者陪同惠志敏去了天安門廣場。11月26日下午,毛主席紀念堂沒有開放,可惠志敏堅持要問問站崗的哨兵,“解放軍同志,我第一次來北京,想看看毛主席紀念堂,今天能參觀嗎?”對方隔著幾米遠的圍欄說明情況,惠志敏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返回蘭州時,記者開玩笑地問惠志敏:“飛機坐了,北京去了,你高興嗎?”但他半晌無言,繼而悠悠地說,“高興!說實話,開了眼界,但我想著這是社會上好心人關(guān)心我的結(jié)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