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嚴存義 十月的首都北京,秋高氣爽,陽光燦爛,景色宜人。10月17日上午,第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隆重開幕。作為全國的特色農業大省,甘肅省對參加本次農交會作了精心準備,并在特色農業和“一村一品”展示、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展銷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大力向外推介和展示甘肅省農業發展的成就。
雄偉的1號展廳外,彩旗飄揚,“新農村,新農業,新生活”的主題標語格外引人注目。一樓綜合展廳內,各省區市各顯其能,將偌大的展廳裝扮得亮麗美觀,異彩紛呈。甘肅省綜合展廳上方,兩個大大的“甘肅”紅字格外醒目,門口的大屏幕正在滾動播出甘肅農業發展的概況。展廳內,正中擺放的各類航天育種農產品,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色澤鮮亮的紅皮南瓜、長約2米的絲瓜、重達20公斤的太空葫蘆、酷似雞蛋的太空蛋茄等,這些太空育種產品,讓所有參觀者驚嘆不已。據介紹,甘肅省航天育種技術全國領先,目前已有蔬菜、瓜果、花卉等8個品種通過國家鑒定,并在全國24個省區市推廣達10萬多畝。在展示現場,來自天津、浙江等地的客商和代表紛紛簽訂航天種子購銷協議或現場購買種子,當天簽訂購銷協議達100多份。同時,綜合展廳還對甘肅省馬鈴薯、中藥材、紫花苜蓿、牛羊肉、油橄欖等位居全國前列的特色農畜產品進行介紹,精心陳列的黑皮洋芋、無公害蘋果、百合、茶葉、木耳等各類名優新品種,引起了參觀者的極大興趣。
出1號展廳向南100米是“一村一品”展館,這是今年農交會的一個新亮點。甘肅省通過精心篩選,將臨澤縣的制種業作為“一村一品”的典型隆重推出。目前,以臨澤縣為代表的甘肅省河西各市縣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制種基地,生產的玉米種子占全國用種量的60%以上。在展示現場,臨澤縣竭力推介生產的各類優質種子,并重點介紹甘肅省河西地區發展制種業的優勢,進一步擴大甘肅省制種業的影響力。
在龍頭企業展示區,早已是人頭攢動,熱鬧異常,前來參觀和采購的人流將巨大的展廳擠得水泄不通。甘肅省在龍頭企業展區設立了畜牧業和種植業展區,全省20多家食品加工、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前來參展。隴南市專門開辟了一個展區,由50多人、10多家龍頭企業組團參加。展區內,油橄欖、花椒、茶葉、銀杏、食用菌等隴南地方特色產品琳瑯滿目,引得不少人駐足觀看。其中有“油皇后”之稱的橄欖油保健、潤膚、食用等系列產品,成了人們爭相購買的俏手貨。農交會上,隴南還將有3個40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項目簽約。
在專設的3號銷售大廳內,甘肅省共“搶”到10個銷售展臺,有定西的中藥材、隴南的蘋果、慶陽的香包等,品種達150多個。農交會開幕當天,隴南帶來的60多箱“先秦貢果”牌蘋果就被銷售一空,不少客商還現場簽訂購銷協議。在花花綠綠的慶陽香包展臺前,火紅的燈籠、精美的手工鞋墊、福娃吉祥物等各類香包刺繡產品深受國內外客商青睞。慶陽錦萍香包刺繡公司經理王錦萍都有些忙不過來。她告訴記者,她這次帶來的產品共有43個品種2000多件,都是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由當地農家婦女手工制作而成的。“參加本次農交會,一方面是銷售產品,更重要的是擴大慶陽香包刺繡的宣傳和影響,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
省長助理程正明參加了當天上午的開幕式并參觀了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