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擺兵布陣
我省舉行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城市防空襲戰役演練側記
配圖:天水在線 |
官兵快速搭建浮橋 |
9月25日上午9時,響徹云霄的隆隆炮聲打破了蘭州的寧靜,以轟炸機和戰斗機組成的敵空襲編隊,劃破天際,直襲化工廠、橋梁等重要目標。一時間,地面滾滾濃煙騰空而起,黃河大橋被敵“炸斷”,交通癱瘓。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平靜的黃河水面上波瀾四起,只見某舟橋團300多名官兵快速出動,迅速啟動河中舟、岸邊舟、汽艇,不到20分鐘,就將寬6米,長數百米的浮橋架設在160多米寬的黃河上。
這是省委、省政府、省軍區為打造一體化城市防空體系,在黃河灘擺兵布陣,首次舉行的信息化條件下城市聯合防空襲作戰演練的情景。
這次演練采取檢驗性與研究性相結合、室內網上推演與室外實兵演練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我們在室內演練大廳屏幕上看到,隨著演練總導演一聲令下,作戰值班員立即報告收到西北戰區軍情通報,省委、省政府、省軍區立即啟動戰時防空指揮機制,迅速召開軍地聯席會議,共同組建城市防空襲作戰聯合指揮部,成立聯防指黨委。同時,所屬預備役師、蘭州警備區、臨夏軍分區和配屬的省人防辦、武警某支隊、某舟橋團等參演單位也迅速成立各自的指揮機構。各級首長機關同時在網上確定方案計劃,啟動戰時指揮機制、分析判斷形勢、下達預先號令。
9時30分,演習指揮部突然接到報告:“指揮系統突遭敵電磁干攏,網絡受到黑客入侵”。只見演習總指揮處亂不驚,迅速下達了啟動二號備份系統,實施反偵察、反干擾、反催毀命令。控制電臺迅速發射時間功率、密化電臺內容、實施通信偽裝、組織快速躲避進行搶救;民兵網絡攻防分隊立即對敵進行實施反干擾,并進行搶救搶修,10分鐘后,險情被一一化解。
突然,防空警報再次響起:“敵將實施第二輪空襲。”指揮部果斷下達命令:對重點目標進行偽裝防護,實施對空抗擊。紅外誘餌彈、空拋雷、箔絲帶一一升空,對敵雷達實施干擾和迷盲;煙霧彈濃煙彌漫,實施煙霧偽裝;假高炮、假導彈一一布起,達到以假亂真,迷惑敵人的目的。緊接著,某預備役高炮師三個高炮火力群也迅速搶占陣地,開啟雷達,搜尋敵機,通過采取層層攔截、多點布網、機動設伏、就近集火等靈活戰法,對來襲敵機和巡航導彈實施對空抗擊。隨著一陣陣隆隆的密集炮聲響過之后,只見設置的模擬巡航導彈、航模靶機被一個個擊落。
空襲過后,指揮部接到報告:蘭州城市的重要目標和通信、電力、天然氣、化工廠等有關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演習指揮迅速下達了搶救搶修命令。民兵通信搶修分隊快速到達指定位置,利用專業設備,實施緊急搶修;民兵電力搶修分隊快速趕赴遭襲地點,迅速關閉閘門,修復電纜設施;民兵天然氣搶修分隊在1千多度的高溫下對被毀天然氣管道進行焊接。30分鐘后,城市通信、電力和天然氣恢復正常。
一個險情剛被排除,新的險情又接踵而來。位于市中心的化工廠遭襲后,設施毀壞,毒氣泄露,人員傷亡。險情就是命令,民兵醫療救護分隊、武警消防特勤大隊、某預備役防化團火速到達現場,救護、滅火、偵檢、洗消一一展開,化險為夷。
演練中,導演部全程實施情況誘導,從難從嚴設置演練課目。軍地參演各單位領導和所屬人員,同室共研、同臺共演、同場共練,既演軍事工作,又演政治、后勤和裝備保障工作;既練軍區、軍分區、預備役師首長機關,也練民兵專業分隊、對口專業分隊。軍警民共同參與,行動迅速,密切配合,整體作戰。
“真是過癮!”在場的觀眾嘖嘖稱贊。省軍區司令員陳知庶告訴我們:“這次演習全面檢驗和提高了信息化條件下軍地整體城市聯合防空襲作戰的能力,提升了民兵預備役部隊的戰斗力,達到了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