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在酒鋼公司調研時強調
不斷推進企業技術創新 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
本報嘉峪關訊(記者茍保平)省委書記、省長陸浩9月16日在酒泉鋼鐵公司調研時強調,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推動我省經濟快速發展。
當天上午,陸浩先后來到酒鋼200萬噸碳鋼薄板連鑄連軋生產車間、不銹鋼煉鋼車間和紫軒酒業公司,深入生產一線,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技術改造、自主創新和人才培養情況,并現場和企業負責人就推進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這是實施工業強省戰略面臨的重大課題。帶著這一問題,陸浩首先走訪了酒鋼公司200萬噸碳鋼薄板連鑄連軋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于今年5月正式投產,其主要設備和技術,分別由德國、意大利、芬蘭引進,可生產普通碳素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高強度低合金鋼、汽車結構用鋼等鋼種。陸浩走進生產車間,一邊參觀考察,一邊向企業負責人了解該生產線的技術含量、工藝流程、裝備水準和市場前景。當了解到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使酒鋼的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時,他說,酒鋼這些年之所以發展比較快,主要得益于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無論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還是培育新興產業,都要以技術進步為支撐。當今世界,科技進步與創新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的主要驅動力。企業如果沒有創新,就難有大的作為和發展。因此,一定要著眼于自主創新,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對我省來講,要特別突出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力爭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斷提高我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逐步形成集群效應,是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陸浩調研的重點問題。他來到酒鋼冶金廠區,考察了不銹鋼煉鋼工藝設備。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這條生產線是酒鋼公司“十五”期間產品結構調整戰略的重點建設項目。去年年底建成投產以來,填補了我國西部地區不銹鋼生產的空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陸浩說,從國際范圍來看,不銹鋼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企業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就必須根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新變化,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開發下游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切實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樣,才能形成集群效應,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陸浩強調,產業結構調整要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重點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發下游產品,開拓新的市場,為企業發展創造新的更大空間。
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一方面要努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在這方面,酒鋼公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近年來,他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區域優勢,大力發展機械制造、焊接材料、水泥建材、種植養殖及釀酒等非鋼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對此,陸浩非常感興趣。他來到酒鋼紫軒酒業公司,實地察看了廠區建設與生產,聽取了有關情況介紹。陸浩說,我省發展葡萄酒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河西地區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最適合葡萄生長。現在,我省的釀酒葡萄種植面積已逾10萬畝,一些產品開始走出甘肅、走出國門。酒鋼公司把葡萄酒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來培育,這既可以分流下崗職工安排富余勞動力,為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這個思路很好。企業要做大做強,一定要在主抓支柱產品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不斷發展接續產業,努力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陸浩十分關心企業的人才培養工作。在調研過程中,他多次向企業負責人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據介紹,酒鋼公司一直把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培養了一批適應企業快速發展需要的各類高層次技術隊伍群體,今年引進的大學生就達到400多名。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陸浩強調,人才是企業生存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關鍵。要把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來抓,一茬一茬地培養,一批一批地提高,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資源基礎。
省委秘書長孫效東參加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