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蘊育的品牌
甘肅省高原夏菜每年6月至10月份上市,主要銷往東南沿海及港澳地區。高原夏菜已成為我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這是黃土地上蘊育出的品牌。
夏菜遠銷金門突顯市場前景
今年6月以來,臺灣金門連降暴雨,蔬菜奇缺,價格飛漲。6月22日上午10時,19.7噸新鮮蔬菜從廈門大嶝碼頭運往金門,以緩解當地的“菜荒”。這批新鮮蔬菜共有9個品種,產地分別為甘肅、云南和福建。為確保蔬菜運抵碼頭就能順利裝船,廈門海關為這批菜提供提前報關服務,并開辟“保鮮通道”,派關員到碼頭對蔬菜進行船邊驗放。
記者與廈門方面取得了聯系。據負責此次訂菜的廈門市高翊貿易有限公司的楊女士介紹,金門發生菜荒后,鮮菜奇缺,價格上漲。包菜每500克從新臺幣8元漲到了15元。他們是在接到金門果蔬公會的援助請求后緊急訂購這批鮮菜的。甘肅高原夏菜一直口碑很好,公司跟蘭州金城綠色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轉口貿易解了金門之困,他們給了很大的支持。同時,楊女士還告訴記者,下一步,她們將與蘭州金城綠色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在榆中縣連搭鄉打造高原夏菜出口創匯基地建設項目,在條件成熟后,直接將甘肅高原夏菜銷給臺灣本島的民眾。
記者在采訪蘭州金城綠色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岳建武時得知,目前,該公司正在搭建高原夏菜協同電子商務平臺,為甘肅高原夏菜遠銷國內外市場做最充分的準備。
據了解,2005年蘭州夏菜種植面積達46萬畝,外銷蔬菜總產量達6.3億公斤。高原夏菜解決了東南沿海夏季蔬菜供應短缺的局面,也為我省農民增收開辟了新的致富門路。據權威部門統計,在每年5次的全國37個省會大中城市蔬菜質量安全例行檢測中,蘭州夏菜質量安全綜合水平連續三年名列前茅。高原夏菜作為我省一大優勢產業迅速壯大,一些名優特農產品俏銷國內外主要市場。
我省高原夏菜主產區集中分布在蘭州市郊區。近年來,蘭州市委、市政府把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作為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城郊農業”品位的一個主攻方向。同時啟動了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工程,圍繞源頭和市場兩個關鍵,狠抓生產過程到產品的全程監管,使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大提升。
六大優勢促進高原夏菜發展
我省高原夏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憑什么幾年站穩腳跟而不敗呢?這其中一定有致勝的法寶。帶著這一問題,記者采訪了省農牧廳廳長武文斌,據武廳長介紹,我省高原夏菜有六大優勢:
一是自然優勢。蘭州干燥少雨,病蟲害少,部分露天蔬菜在生產中極少使用農藥,光照充足,夏季涼爽,春夏秋三季均能進行露天蔬菜生產,晝夜溫差大,產品質量高,垂直性氣候明顯。
二是品種優勢。目前,我省高原夏菜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各類蔬菜,品種多,尤其是蘭州百合、韭黃、大白菜、西蘭花、白菜花在全國獨樹一幟。
三是質量優勢。實行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督,國家農業部連續3年對全國37個大中城市進行蔬菜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中,蘭州市綜合排名保持第一。
四是市場優勢。每年6月至10月,我國大部分地區由于氣候原因,蔬菜生產受到抑制,而此時正是我省高原夏菜大批上市的季節,從空間和時間上彌補了東南沿海的市場需求。
五是經營平臺優勢。目前高原夏菜產業經營環境已得到進一步優化,集中產區已興建蔬菜保鮮庫45座,年吞吐量達百萬噸,政府開通了“綠色通道”,產業鏈條趨于完善。
六是技術優勢。我省有上千名具有初級職稱以上科研推廣技術人員和近百名高級農藝師,為高原夏菜的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另外,中央在蘭科研單位、院校和省級科研單位力量也比較雄厚,為高原夏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地技術支持。
四化態勢助推高原夏菜俏銷
今年,蘭州夏菜種植面積已達到57.53萬畝,總產達到152.86萬噸,基本形成了均衡生產,均衡供應,質量上乘,效益提升的良好格局,實現了夏菜生產在區域、時間、品種等多個層次的合理優化配置,形成高原夏菜發展規模化。
目前,全省發展從事夏菜生產、加工、保鮮、貯運的龍頭企業54家,主產區的保鮮收購平臺已搭建完成。我省高原夏菜大批量進入東南沿海市場,部分產品批量進入國際市場,外銷量達到67萬噸,直接出口達到2.5萬噸,已形成高原夏菜經營產業化。
我省已建立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創建縣1個,面積達到18.95萬畝,省級創建縣5個,面積49.03萬畝,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質量認證的102個,無公害蔬菜產地認定面積達到104.5萬畝,高原夏菜質量例行抽檢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達到高原夏菜產品優質化。
目前,除政府出臺的有關法規和措施外,我省還在繼續合理地擴大高原夏菜種植規模,并增加花色品種,保持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經營理念的模式。重點扶持高原夏菜優質種苗工廠化繁育項目,使高原夏菜管理實現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