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臨潭訊(記者楊恒)兩年來,甘肅省扶貧信貸貼息貸款方式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即用少量的貼息資金,贏得大量的信貸資金,有效扶持整村推進項目和產業化扶貧項目,幫助4.52萬戶貧困戶脫貧,真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是記者從臨潭縣召開的甘肅省扶貧信貸貼息方式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扶貧信貸貼息貸款方式是扶貧方式的第三次飛躍,是當前和今后扶貧的首要任務,這種形式有效解決了扶貧資金短缺難題,做大了扶貧資金這塊蛋糕。2005年,貼息850萬元,獲得貼息貸款3.9億元,提高了貸款入戶率,有效探索了龍頭企業承貸承還機制,擴大了特色產業扶持資金規模,緩解了整村推進資金不足問題,促進了群眾經營意識的轉變,賦予扶貧開發新的內涵。
會議要求,今后要加大改革力度,擴大扶貧貼息貸款規模,進一步完善改革試點的政策和辦法,積極穩妥地推進全額貼息、延長期限、龍頭企業承貸承還機制三項改革;堅持以縣為單位,采用招標方式選擇貸款金融機構,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貼息貸款主要支持特色產業和整村推進中的種養項目,貼息貸款的扶貧對象以貧困戶為主體,要以能人帶動的方式擴大覆蓋面,扶貧貼息資金一部分要用于貧困農戶,一部分要用于龍頭企業;各地扶貧、金融部門間要密切配合,通過聯席會議,共研方略,各地還要加大工作力量整合力度,金融部門要簡化貸款手續,扶貧部門積極向金融部門推薦項目,最后由金融部門決策;避免貸款責任模糊,在貼息資金的使用上采用激勵機制;扶貧部門要把貼息貸款作為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