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榮在平涼調研時強調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本報平涼10月30日訊(記者茍保平)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蘇榮10月27日至30日在平涼市調研時強調,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分步驟有重點抓落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深秋的隴東高原,天高云淡,霜葉絢爛。蘇榮以他特有的方式在靈臺、涇川等縣,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他循循善誘,在交談中引導農民說心里話,講真實情況;他見微知著,對發現的問題從全局的高度進行分析,及時尋找解決的出路和辦法;他不恥下問,對一時拿不準的問題,總是虛心求教,隨時同基層干部和群眾交換意見;他集思廣益,對解決重大問題的方案,通過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反復進行比較論證。一路下來,許多問題他都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數,從基層和群眾的實踐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考察小城鎮建設情況時,蘇榮對縣鄉干部說,城鎮化和工業化互為條件,相互促進。小城鎮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貴在創新機制。在一些地方的小康住宅建設區,蘇榮走訪農戶,同農民促膝交談。他說,搞好農民住宅建設,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擴大消費需求,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標志。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始終牽掛著蘇榮的心。他走村入戶,詳細了解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情況。蘇榮說,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是協調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這項德政工程辦實辦好。在甘肅利威爾皇甫謐制藥有限公司,蘇榮邊看邊說,我省中藥材資源豐富,中醫藥業應當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興產業。為此,要加強中醫藥的研究與開發,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
蘇榮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也為加快我省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此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快又好發展。
蘇榮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核心是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頭等大事,切實抓緊抓好。今冬明春,要掀起一個大規模培訓農民的高潮,努力使農民掌握一技之長,以更好地適應勞務市場需求。要面向市場,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努力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發展包括中醫藥在內的農產品深加工業,是推進農村工業化的重要切入點。要同農村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以項目為載體,努力把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蘇榮強調,要把醫療衛生建設作為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農村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有兩項,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醫療衛生。
在繼續大力推進九年義務教育、努力擴大高中教育的同時,當務之急是要抓好醫療衛生事業建設,解決好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繼續擴大和扎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要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堅持預防和治療相結合,杜絕弄虛作假,使新型合作醫療成為農村一項基本制度。要繼續組織好城市醫生下鄉工作,高度重視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和人員培養,適當提高財政補助標準。要深化鄉級衛生院管理體制改革,創新運行機制,加強設施建設,運用政府資助、定向招生和進修提高相結合等方法解決好醫療人員短缺的問題。要重點加強農村衛生室的建設,鼓勵和支持個體醫療診所的發展,保證每個村有一名經過培訓的醫療衛生人員,并適當提高補助標準,使農民日常看病吃藥有保障,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
蘇榮強調,要堅持不懈地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要充分利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各種扶持政策,搞好以水電林路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下功夫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農民住宅建設已逐步提上日程。
要按照自主自愿、統一規劃、堅持標準、設計科學、量力而行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抓好這件事,做到節約土地,經濟實惠,美觀大方,經久耐用,避免反復折騰,造成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