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新品種提高競爭力 我省啤酒原料種植技術國內領先
本報武威訊(記者王宇興)甘肅農墾農業研究院加大引進培育啤酒原料栽培新品種力度,使我省啤酒花和啤酒大麥栽培技術均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經濟效益顯著。據統計,近年來,該院培育的新品種啤酒大麥“墾啤2號”和啤酒花“甘花1號”已累計分別推廣129萬畝和4000畝,分別新增經濟效益3.8億元和5000多萬元。
我省河西地區是啤酒大麥和啤酒花最佳適宜栽培區,其產量分別占到全國總產量的23%和55%以上。
但是,由于原有啤酒大麥和啤酒花主栽品種逐漸退化,加上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不規范,使我省啤酒大麥和啤酒花曾一度在全國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1年,在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省農墾農業研究院科技人員組成聯合攻關小組,深入田間地頭,建立了啤酒大麥的良種繁育體系和良種田,并通過生產實踐解決了啤酒大麥優質高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
2003年,我省終于選育出了品質優良的啤酒大麥新品種——墾啤2號。近3年,該品種在河西地區及沿黃灌區已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29.7萬畝,新增總產量達到8410萬噸,新品暢銷全國各大啤酒生產廠家。針對國內啤酒花嚴重退化的狀況,科技人員先后從澳大利亞引進兩個新品種,并在國內搜集整理出5個新品種,經過反復對比試驗和精心栽培,選育出適宜我省種植的啤酒花———“甘花1號”。經專家檢查驗收,新培育的啤酒花———“甘花1號”在品質、產量等方面,都遠遠優于過去河西地區主栽的“青島大花”啤酒花,所含的甲酸含量高出“青島大花”一倍以上,達到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