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農業產業化暨農宅建設現場會在隴東召開
馬西林出席會議并講話
本報慶陽訊(記者惠程華 先朝陽)10月9日至11日,旨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全省農業產業化暨農宅建設現場會在隴東平涼、慶陽兩市召開。省委副書記馬西林、副省長陸武成出席會議。
金秋的隴東,處處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幾天來,參加現場會的人員馬不停蹄,一路走來,大家實地參觀考察了平涼市福利制革廠、西開牧業肉牛精細加工生產線、涇川黨原鄉丁寨小康村建設與產業開發等5個示范點和慶陽市甘肅通達果汁廠、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康住宅建設、隴源黃花食品有限公司等14個示范點。省農牧廳傳達了全國農業產業化會議精神,省建設廳通報了全省農宅建設情況,平涼、慶陽、定西、酒泉市分別介紹了各自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宅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馬西林在會上講話,他指出,近年來全省各地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從政策、資金、技術和機制等方面,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積極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積累了不少經驗,涌現出了不少好的典型,需要大力推廣學習。尤其要通過這次現場會,交流和學習平、慶等地在推進這兩項工作上的認識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是怎樣解決的,都采取了哪些措施。馬西林指出,實踐在發展,認識在深化,工作也在不斷推進。總的看,這些年農業產業化經營出現了許多新變化,集中體現在大宗農產品開始走上產業化經營的路子,促進了優勢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不少龍頭企業朝著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農產品質量意識普遍得到增強;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日趨活躍,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完善。但從現實和發展看,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的成績僅僅是初步的,龍頭企業數量偏少、規模偏小,加工轉化鏈條短、增值水平低,主導產業不突出,在產品開發能力、規模和勢力及行業自律上存在明顯差距。在今后的發展中,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培育龍頭企業為突破口,以發展中介組織和市場體系為載體,加強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加快農業標準化進程,創新經營模式,不斷壯大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努力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和整體競爭力。尤其要研究市場、開拓市場,下功夫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注意在企業與農戶之間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馬西林指出,加快農宅建設,不僅是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改變鄉村面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重大舉措,也是啟動農村市場、帶動農村建筑建材業發展、推動農村和農民消費的一個有效途徑。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引導,扎實推進農宅建設。要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導協調作用。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層次推進,盡可能做到與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相適應。要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要抓點帶面、整體推進,著力規劃建設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新農村示范點,注重把農宅建設與沼氣建設配套起來,把生態文明小康建設與發展農村經濟結合起來,把村莊整治與治理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結合起來,推進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服務事業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加快形成一批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農村新社區。
陸武成就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加快全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宅建設講了話。全省各市州分管領導,部分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