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報 見習記者 吳林 北京報道
為城市創造更多更好的投資價值,是政府的職責;發現城市的投資價值,是包括地產商在內的投資商的目標。
成都,史稱“天府之國”,有著4500年文化沉淀、3200年文明史以及2300年建城史; 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這里“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水源充沛、物產豐富、富饒美麗的成都平原,構成了長江上游重要的物種基因庫和綠色生態屏障,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
提到成都,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還是濕潤的氣候、蜿蜒的山路、美味的成都小吃、漂亮的川妹子、休閑的生活……事實上,成都的城市定位也正是“休閑的天堂”。
但成都擁有的并不僅僅是這些,一個城市的投資價值也不僅僅體現在這些要素中。
城市的投資價值體現在哪里?學界有一個普遍的觀點,區域經濟結構決定城市的價值,城市價值決定地產價值。也就是說,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各方面的綜合實力與地產價值是成正比的。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連玉明認為,判斷一個城市有沒有投資價值,要看這個城市能不能更好地提升老百姓的 生活質量和品質,要看這個城市能否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而作為商人,天津泰達集團總經理孟群則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事物的評價體系,只要適合我們企業的評價體系,能夠賺到錢,我們就去”。
為城市創造更多更好的投資價值,是政府的職責;發現城市的投資價值,是包括地產商在內的投資商的目標。
成都變臉
早在2002年初,成都就啟動了全市范圍的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活動,實施了大規模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治一植”四大綠色環保攻堅戰役、公眾參與等三大工作層面的一系列創模重點工程,有效解決了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各種突出問題,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大力發展,城鄉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城市綜合功能得到快速提升。
此外,成都市政府還對成都東郊的工業區進行了結構調整,搬遷出一大批工業企業,騰出大批工業土地,投入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以此來改善城市功能結構和人居環境。
今年1月25日,成都舉行新年第一場土地拍賣會,唱主角的就是“東調”土地。沙河邊一塊起拍價為120萬元/畝的土地,竟然拍出301萬元/畝的天價,創下成都城東地價的新高。城東另一塊位于靜居寺路20號不足20畝的凈地,也破天荒地拍得6000萬元。這表明,成都東郊已經開始成為新的房地產投資熱點,成都的土地正在悄然升溫。
政府創造的投資環境,需要一個平臺來展示,這樣才能吸引眾多開發商的目光。2004年的住交會,成為了成都市展示自我的T型臺。在此次“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市展”中,成都獨獲“中國城市品牌營造大獎”,而展會開幕首日也被定名為“成都日”。
包括原外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等在內的人士都對成都360平方米的展區表示出濃厚的興趣。令人驚嘆的川劇變臉、濃濃老成都風情的竹椅蓋碗茶、川西風味的拱橋小院讓人耳目一新,而投資競爭力等形象展示,更令觀者為之感慨。
在此次展會上,作為“成都日”的重頭戲,“成都市民不動產增值報告暨城市價值創造榜”也揭開面紗,并吸引了潘石屹、馮侖、任志強、張寶全、張玉良等國內地產大腕的目光。
《報告》顯示,2001年~2004年,成都不動產增值達584.7億元,市區居民的產權住宅平均每套增值4.13萬元,每平方米增值532.5元。數據充分表明,城市價值的提升是導致這個城市房地產增值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促進了城市建設和 房地產業的發展。
成都市副市長孫平表示,成都市民不動產增值報告中顯示的增值數據,是成都市這幾年城市建設取得成效的最好證明。老百姓也非常明確地體會到城市改造給他們帶來的實際利益,相信今后隨著城市改造力度的加大,老百姓手中的不動產還將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地產大腕逐鹿成都
在此次住交會上,上海地產大腕集體亮相,與成都開發商和官員把酒言歡。合作,就在觥籌交錯中一一達成。
其時,上房集團正在全力進入成都市場,地處成都城南神仙樹的上海花園成為“城市展”后上房在成都的首個地產項目。上房集團董事長徐林寶表示,公司將會把中國東部地區的地產開發理念、技術和人居生活新觀念帶到成都,為成都地產經濟的繁榮和城市人居環境質量的提高作出貢獻。
上海綠地集團作為“中國海派生活引領者”,在今年以維多利亞公寓為契機,將海派生活、建筑帶入成都,并輻射西南其他城市。維多利亞公寓成為了上海綠地“進入成都、輻射西南”的一枚棋子。而新里·維多利亞公寓中也傾注了綠地巨大的心血,美國易道公司做景觀設計,香港PAL設計事務所做室內設計,加拿大的KFS國際建筑事務所做建筑設計……
上海華敏置業在執行西部戰略中,把成都作為第一站,并堅持“爭取市中心地塊,走高端路線”。華敏置業收購了位于成都繁華中心的春熙路口的最高建筑——王府井商城A座世紀酒店,并準備將其包裝成國際5A級 寫字樓。另外,華敏開發的華敏·翰尊國際還榮獲了“中國寫字樓100強”的稱號。
海派地產商連連出招,成都本土地產商也不甘示弱。
成都萬華房地產公司一手締造了成都西部第一大盤——“簏山”國際社區。
萬華的總經理羅立平說:“萬科是在溫飽時代精心打造了一種小康住宅,現在小康時代來臨,萬科就成功了;我們是在小康時代打造富裕時代的住宅產品,因此我們的成功只需待以時日,我相信它終將會來臨。”
而在成都,像他一樣懷著夢想的房地產開發商不在少數。也許,在他們心里,還難以忘記去年12月底在上海與眾多全國地產大鱷的交流。
正如一個有著皎好面容和苗條身材的模特,她需要的,只是找到能在上面飛揚夢想的T型臺。
而成都已經起步,它需要的是一個窗口,讓外面的人關注它,它也在通過這個窗口走出四川盆地,走向全國,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