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房地產 結論有所偏失
晨報訊 (記者 栗曉莉) 北京華遠集團老總任志強近日發表文章稱,央行上周一發布的《2004年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邏輯有誤。
《2004年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是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第一份房地產金融報告,在目 前國內房地產過熱的背景下,央行這一報告對于公眾有重要參考意義。
不過,任志強認為,這份報告在技術上存在房地產概念不準確和統計方法有缺陷等諸多問題。
央行的這份報告建議取消國內的期房銷售制度,并透露房地產商55%的資金來自于銀行且不良貸款率過高。這份報告還透露說,去年有200多億元海外熱錢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等等。
任志強稱,該報告的撰寫人只熟悉信貸而不熟悉房地產,作出了誤判。他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由市場化房地產商開發部分與半市場化非房地產商開發部分組成,而不是央行說的只由市場化的房地產商開發部分組成。任志強認為,由于央行忽視了另一半市場的信息,使該報告的結論有所偏失。
根據他的推理,央行報告忽視了一個巨大的非房地產商的供給市場。在這個非房地產企業構成的供給市場中,六成以上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而這個市場的供給量足夠大,可以改變央行對供給結構不合理的判斷。
央行僅用銷售面積來計算全部的供求關系,任志強認為這一做法不妥。他說,“銷售面積”并不能反映房地產市場的當期交易情況,應該用“房屋成交面積”來代替,把房地產存量市場也包括進去。房屋成交面積包括商品房增量的當期銷售面積和二手房的銷售面積。
任志強特別指出,央行報告的價格信號傳遞有誤,目前國內的房地產交易價格并不高。他承認在一級商品房銷售市場中價格是上升的,但這并不能反映全國實際需求中的房地產交易價格。
任志強最后說,土地價格指數上漲才是造成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并且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指數增長要遠遠高于房價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