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始終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的區域性首位產業和戰略性主導產業,緊緊圍繞打造“中國薯都核心區”和全國馬鈴薯貿工農一體化示范區的戰略定位,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實現了產業發展、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多重效應。
2018年,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總產值達到28.2億元,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獲得的純收入達到2300元左右,占到了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安定名副其實的“脫貧薯”“致富薯”。
資金到戶調良種 脫毒種薯全覆蓋
以“品種、品質、品牌‘三品統一’,農業、工業、產業、事業‘四業融合’,鮮食化、主食化、工業化、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六化并進’”為方向,定西市將馬鈴薯產業作為解決溫飽和脫貧致富的產業全力推動。
定西市安定區每年整合資金1000萬元以上,依托區內15家制種龍頭企業大力實施“補貼入戶”和“一畝種子田”工程,致力構建溫室生產原原種、基地擴繁原種、大田應用一級種的梯級種薯推廣體系。今年,該區整合資金2410多萬元,為1.45萬貧困戶調運原種7262噸,向非貧困戶和新型經營主體補貼投放微型薯3000萬粒、原種1854噸,有效打通了優質種薯推廣應用的“最后一公里”,確保種植環節脫毒種薯全覆蓋。
合作生產建基地 對接龍頭簽訂單
安定區鼓勵引導貧困戶加入區內130多家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勞務合作、生產托管等多種方式,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接機制。同時,引導專業合作社打破村社和鄉鎮界限,整流域、整山系推進脫毒薯、加工薯、商品薯標準化訂單基地建設。今年,該區標準化種植基地達到30萬畝,帶動馬鈴薯種植穩定在80萬畝以上。
除此之外,安定區全面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引導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與區內龍頭加工企業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由龍頭企業提供良種、化肥、農機和貸款擔保服務,并簽訂訂單收購合同,既保證了企業的原料供應,又解決了鮮薯銷售問題,同時也保障了農戶能夠獲得穩定的產業收益。
產銷對接拓市場 金融保險強保障
發揮“定西馬鈴薯”這一中國馳名商標的品牌優勢,安定區與北京新發地、上海江橋、廣州江南等大型專業市場建立了穩定的營銷體系;建立了京東特色館、淘寶特產館等電商平臺,種薯、鮮薯及其制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和東南亞、阿聯酋等國家地區。
直面馬鈴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安定區政府籌措2000萬元風險補償金,為馬鈴薯種薯、營銷、加工龍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組織落實特色產業貸款6.3億元,打通了經營主體缺擔保、缺抵押的“中梗阻”。針對安定十年九旱,雹災、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實際,堅持“一戶一保、全面覆蓋、不留死角”,引導農戶和經營主體主動參加農業保險,降低了馬鈴薯種植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保證了農戶收入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