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生芳的博學是有目共睹的。他是當年慶陽地區的高考文科狀元,北大考古系的高材生,又是日本國立神戶大學留學生,先后獲得藝術史學碩士和文化結構博士學位,堪稱“學霸”。
“柴縣長不住公寓而住辦公室,是因為白天忙完,晚上還要處理公文,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方便看書學習。”臨洮縣政府辦工作人員馬得江說,“他辦公室的燈光常常亮到深夜12點多。”
馬得江說,柴生芳辦公室里的紙箱里裝得滿滿的都是書。他讀書范圍非常廣泛,理論書籍他經常研讀,法律法規知識、商務經濟、傳統文化典籍等都廣泛涉獵。
“他讀書有個習慣,就是記讀書筆記。他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名言警句,剪貼有借鑒意義的好經驗好做法,記錄自己學習后的心得感悟,也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得失。他堅持寫日記,記下了30本日志。”臨洮縣政府辦主任龍小林說。
“他平日忙于工作,難得回家,但只要一有空閑,就要看書學習,家里的書架上,都是他的書。”柴生芳的妻子祁雪莉說。
臨洮縣招商局局長王建府今年曾和柴生芳一起去北京、上海等地招商。柴生芳的學習精神令他欽佩。“在每次等待登機的一二十分鐘時間,別人都是聊天或轉悠,柴縣長卻總是鉆進機場書店找書看。‘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是會有的。’這是我從柴縣長身上學到的道理。”
柴生芳不僅自己善于學習,還鼓勵和帶動身邊人學習。
“打鐵先要自身硬,你們要抽空讀些法律、經濟方面的書。”這是柴生芳生前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的一句話。
曾在臨洮縣政府辦工作的縣發改局副局長吳立耀說,2011年年底,柴生芳給他推薦過4本書:《宏觀經濟學》《中國近代史》《哲學原理》《職業心理學》,并囑咐他一定要多看書。
“他經常說,國家的政策在變化,農民群眾對我們要求越來越高,工作上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因此,他要求縣政府班子成員上班時間全身心投入工作,8小時以外要抽出時間抓好學習。”臨洮縣副縣長郭海蓮說。
“他是博士,但在求知方面從不滿足。政府常務會形成的一個規則就是會前學法,每次的學習材料他都要逐一過目。”副縣長楊永吉說。
常常與柴生芳一起下鄉入戶調研的縣扶貧辦主任常貴勤深有感觸:“柴縣長不僅愛讀書,還善于從實踐中學習。他記憶力超群,凡是到過的村子,包括地理位置、產業狀況、民情風俗等情況他都爛熟于心。他常常會在路上隨時問我們,以這種方式督促我們熟悉村情。為了記住每個村的情況,我把臨洮的地圖下載到手機上,隨時查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