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大通暴力抗法 原青島首富姜劍被查
深大通實控人姜劍身家曾達百億,押注新媒體巨虧、目光轉向大麻
深大通暴力抗法引發市場大嘩。
5月24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公開表示,深大通被立案調查后暴力抗法,嚴重破壞了國家法律嚴肅性,嚴重影響資本市場的正常法制環境。下一步證監會將依法查處相關案件,處理相關人員,有關情況會繼續公開。
5月24日開盤,深大通直接跌停,截至收盤,跌停板封單金額1.6億元。
據悉,5月22日稽查人員在深大通正常履行職責時,遭深大通一名男子和多名女子在旁阻撓,推搡、抓撓、言語辱罵,并多次搶奪摔砸執法記錄儀。目前,深大通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姜劍已被調查。
神秘資本玩家姜劍浮出水面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態之前,深交所已對深大通暴力抗法進行譴責。
5月23日晚,深交所譴責深圳大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大通”)及相關人員在證監會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未予配合的行為。因公司及實際控制人在證監會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未予配合,涉嫌違反相關證券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實際控制人立案調查。
5月24日,深圳證監局對深大通出具警示函,要求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加強對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強化規范運作意識,切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深大通對此公告稱,公司將盡快召開董事會專題會議,并積極配合監管部門依法履職,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Files257/BeyondPic/2019-5/25/1124539573_15587404729921n.jpg)
深大通實際控制人是誰?
新京報記者查閱深大通2018年報發現,其控股股東是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星實業”),實際控制人為姜劍。不過,在公開資料中,姜劍幾乎沒有任何詳細的個人介紹,新京報記者亦未見其曾接受媒體采訪。
從官方資料來看,姜劍第一次密集亮相,還要回溯到10多年之前。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6年時,連續虧損3年的深大通已經遭遇了債務危機。
深大通在年報中稱, 受債務危機、經營危機的影響,公司基本面無法得到改善,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危機之際,神秘人姜劍來了。
按照深大通2008年披露的方案,姜劍旗下的亞星實業向公司贈與價值為2.09億元的資產,公司2008年當年將產生盈利、業務轉型為房地產開發經營,深大通將除本次亞星實業贈與的股權外的全部資產和除銀行負債外的全部債務整體剝離出上市公司。
新京報記者查閱企查查注意到,姜劍曾在超過10家公司擔任過高管或股東,而姜劍白手起家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成立于1994年的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6億元,姜劍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和總經理。
企查查顯示,在成立亞星實業后,2001年,由姜劍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青島廣順房地產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由姜劍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臨沂亞星投資有限公司、青島拜威爾真空容器有限公司在同年先后成立,2003年,姜劍的目光投向了海外,由他擔任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的青島亞星海外投資創業園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姜劍創辦了第一家不在山東境內的公司——哈爾濱億嘉合置業有限公司成立,姜劍在這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
在2009年4月29日深大通披露的收購報告書中,和姜劍同樣低調、甚至無法查找到官網的亞星實業露出冰山一角。
報告書中介紹,亞星實業的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在青島、兗州等地已開發多個房地產項目。
入主深大通押注地產
2009年12月,深大通進行換屆選舉,亞星實業推薦了2名非獨立董事許亞楠、張慶文和2名監事王立軍、張國華,均當選。由此,亞星實業實現了對深大通董事會和監事會的實際控制。
隨后,亞星實業獲得公司股份3725.10萬股,成為深大通控股股東,深大通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姜劍。
入主深大通之后的姜劍身家大增。
2016年9月,山東地方媒體發布2016山東富豪榜,亞星實業的姜劍家族以110.52億元財富位列山東富豪第36名,號稱青島首富。
在姜劍入主深大通后,業績一度獲得大增。
深大通2010年報稱,公司主營業務轉變為房地產開發,前期注入公司的子公司產生了較好的收入和利潤。
2010年度,深大通實現營業收入3.0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671.62萬元。深大通判斷,未來10年中國住宅需求依然旺盛。
到了2014年,深大通實現營業收入2.13億元,同比增加26.57%,然而,公司當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933.64萬元,同比大幅下降2579.25%。
深大通當時稱,由于2014年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受經濟下滑、結構調整、前期政策等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形勢呈現下滑。
資本玩法不斷 布局新媒體、大麻
押注房地產受挫之際,姜劍主導下的深大通在2014年提出了“積極探討新型盈利模式”。
2015年7月,深大通宣布以27.5億元收購冉十科技100%股權和視科傳媒100%股權,這兩家公司都是以新媒體廣告運營為主業。冉十科技增值率2587%,視科傳媒增值率659%。由此,2015年公司從房地產主業轉型為新媒體傳媒運營。
頻頻轉型和布局背后,深大通的業務已五花八門,其在官網稱,公司致力于發展成集新媒體傳播、金融服務、大數據服務、數字娛樂、物聯網等為一體的“科技”+“文化”產業集團,構建“內容”+“平臺”+“服務”的企業生態系統。
新媒體布局失利,姜劍又將目光轉向了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概念——大麻。
5月21日,深大通公告宣布與漢麻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設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區塊鏈在工業大麻全產業鏈中的溯源應用。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深交所曾在5月22日對深大通下發關注函稱,請說明公司是否真正具備工業大麻業務相關的技術儲備及相應開展條件,是否存在利用工業大麻炒作概念的情形。
在此之前,深大通曾宣布與北京天益新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伙企業,還通過旗下兩公司收購云南浩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9%股權。
深大通曾宣稱,其工業大麻業務相關技術優勢為區塊鏈技術。
■ 相關閱讀
頻頻資本運作過后 深大通巨虧超20億
2015年至2017年,深大通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復蘇,營業收入分別為3.05億元、10.3億元、15.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93萬元、2.33億元、3.58億元。
2018年,深大通實現營業收入25.91億元,盡管如此,深大通2018年依舊出現了歸母凈虧損23.49億元,同比減少756.46%。
公司解釋,這主要是因為計提2016年非同一控制合并的子公司冉十科技和視科傳媒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和對視科傳媒應收賬款計提單項全額減值,而這也導致了深大通2018年資產減值損失達到24.85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深大通于2018年度對收購視科傳媒、冉十科技100%股權時所形成的商譽分別計提減值準備13.39億元和7.82億元。這也引來了深交所關注函,要求深大通說明具體情況。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表示,請年審會計師說明在判斷商譽減值事項對財務報表影響的廣泛性時,是否考慮了涉及子公司為上市公司的重要子公司、減值準備余額占資產總額比例較大、減值損失金額占凈利潤比例較大的情形,是否存在以保留意見替代無法表示意見的情形,并詳細說明理由。(記者 林子)
增持利好突擊發出 未阻股價跌停
風波之下,深大通股價大跌。
5月24日開盤,深大通直接跌停,截至收盤,跌停板封單金額1.6億元。
事實上,在5月24日早間,深大通還曾發布利好公告。深大通稱,公司控股股東亞星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擬于1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100萬股-200萬股,在增持完成后6個月內不主動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過,這一增持公告沒能對沖“暴力抗法”對股價的影響,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深大通股價曾在今年4月下旬迎來一波拉升,4月18日,深大通發布公告稱,擬與天益新麻共同設立合伙企業,投資于工業大麻及其相關領域。隨后,深大通連續兩日漲停。不過,最近兩周,深大通股價持續下跌,上周下跌14.48%,本周下跌10.97%。截至5月24日收盤,深大通收盤價為11.04億,逼近前期低點11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深大通控股股東姜劍持有的1.12億股,質押占其直接持股比為99.89%,青島亞星實業有限公司持有7095.57萬股,質押占其直接持股比為100%。(記者 王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