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5日電 據外媒25日報道,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之后,世界領先的金融信用評級公司穆迪將英國的信用評級下調至“負面”。穆迪表示,此次公投的結果將帶來“一段長時間的不確定”。與此同時,英國首相卡梅倫也備受壓力,在歐盟表態認為英國脫歐談判應該立即開始之后,各方要求他加快進行“分手”談判。
穆迪下調評級至“負面”
當地時間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圖為資料圖。
報道稱,穆迪表示,英國歐盟公投的結果將會“對該國的中期發展前景”帶來“負面的暗示”,因此將英國的長期債券評級從“穩定”下調為“負面”。
穆迪稱,由更低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將會大于英國因無需再承擔歐盟預算而節省的財政儲備,同時指出,“英國是債務赤字最高的發達經濟體之一”。
穆迪的這一財政評估是在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之后進行的,爭取留歐失敗的卡梅倫首相亦表示將在今年秋天下臺。
歐盟委員會主席促盡快“分手”
當地時間6月23日,英國舉行了脫歐全民公投,根據公投計票結果表示,英國已表決選擇退出歐盟。英國首相卡梅倫隨后發表講話稱,將會辭去首相職務。圖為卡梅倫在唐寧街10號門外發表演說。
盡管英國首相卡梅倫敦促英國民眾在公投中投票留在歐盟,倫敦、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也都支持留歐,但在23日的公投中,“脫歐派”還是以52%對48%最終贏得公投勝利。
當地時間24日早上,卡梅倫和妻子一起出現在唐寧街10號門外,他宣布自己將會短期留任,然后在今年10月保守黨舉行會議時辭職,將首相職位移交給新的領導人。
卡梅倫表示,自己在未來數周至數月的時間內盡其所能穩定局面,但英國需要由新的首相來與歐盟進行談判并援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從而令英國得到兩年的談判時間以實行脫離歐盟。
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英國脫歐“不是一次友好的分手”,英國人已經在公投中決定要離開歐盟,所以等到10月再就他們的脫離條款進行談判是“完全不合情理的”,他希望立即開始。他同時指出,歐盟將會尋求通過“合理的方式”就脫離進行談判。
誰將接替卡梅倫?
資料圖: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
公投結果公布后不就,卡梅倫接到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電話,他向英國首相保證,英國將會繼續是美國“一個不可或缺的伙伴”。奧巴馬對卡梅倫表示,對他的辭任決定感到遺憾,同時稱卡梅倫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伙伴和朋友”。
同時,卡梅倫宣布將辭任的消息,也令外界開始討論誰將替代他的位置。至目前為止,尚未有人正式表態將爭取成為首相,不過,內政大臣特蕾沙·梅和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被認為是比較熱門的人選。
前保守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表示,他認為約翰遜擁有的集中力和辯論技巧,令他有能力擔當首相職位,但同時表示,其他人也會站出來。史密斯同時警告說:“他們需要執行下去并完成這個任務,否則他們就會激怒那些投票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