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優勢抓項目爭先進位促跨越
——全省新建項目觀摩活動啟示之白銀篇
(8月19日,王三運、劉偉平帶領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團在白銀市進行項目觀摩考察。這是觀摩白銀公司銅冶煉技術提升改造工程。)
金秋時節,在銅城白銀大地上,從塔架矗立的風電場到全面開發的工業園區,從機械轟鳴的項目工地到緊張繁忙的企業車間,處處呈現項目建設的熱潮、轉型跨越的干勁。前7個月,白銀市在建項目647個,新開工項目406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1.36億元,增長43.4%。
一個個新開工項目掀起經濟大發展的勁風。正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在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白銀市點評會上所指出的,白銀市新建項目體現了特色性,都是圍繞白銀的資源特點和產業優勢發展起來的;體現了循環性,著眼延伸產業鏈,實施了一批上下游緊密關聯的重點項目;體現了導向性,形成了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靠大家的濃厚氛圍。
項目是經濟建設的載體,轉型跨越的支撐,富民興隴的保障。白銀市高起點上謀劃項目建設,立足自身優勢爭先進位,擔當起了“跨越發展、創新驅動、全面小康”的歷史重任。
實施資源保障,發展循環經濟,培育發展接續替代產業
白銀市是因企設市的重工業城市。
作為我省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白銀市如何盡快擺脫資源約束,及早謀劃和推進接續產業發展,以形成多元支撐的發展格局,從根本上實現轉型發展?
白銀有色集團公司作為省屬重點企業,在擔當起白銀市轉型跨越的帶動作用方面,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找礦是白銀公司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深加工是白銀公司延伸產業鏈的方向。”在白銀有色集團銅冶煉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現場,王三運書記高屋建瓴地指明發展方向。
不甘落后,白銀公司領導班子積極實施資源保障戰略,一系列資源擴張項目不斷提升資源控制規模。公司先后實施了秘魯尾礦選礦項目,收購了南非第一黃金公司,完成了甘肅廠壩礦區資源整合,并購了國內四家礦山企業。通過境內外資源的并購與開發,公司目前已控制資源金屬量銅410萬噸、鉛鋅1000萬噸、黃金2000噸、鈾8萬噸、白銀965噸。
在接續產業和深加工方面,白銀公司進一步強化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依靠自主創新和技術引進,大力開發高性能有色金屬新材料,開展了鎳鈷渣、銅渣綜合回收,鉛銀渣浮選回收鉛銀,煙塵綜合回收有價元素等工作,新增鎘、鉑、鈀等綜合利用產品,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以提升。白銀公司先后在礦山擴能、資源勘探、冶煉技術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實施重點項目21項,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86億元。
在白銀公司等重點企業示范引領下,白銀市加快了接續產業發展步伐。位于景泰縣的華電馬昌山風電二期項目,是全省第一座山地風電場,為全省山地風電資源開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甘肅稀土公司投入試生產的非皂化萃取分離生產線、年產1000噸液晶玻璃用高性能稀土拋光粉生產線車間生產的產品,代表著國際稀土萃取分離的最高水平。
從產業園區到蘭白經濟圈,打破行政區劃,謀劃戰略性產業布局
白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科院與省級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的第一個產業園區,也是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的第一個重大項目。2010年9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國家級白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近年來,白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初步形成了“化工及精細化工、有色金屬及稀土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制藥與醫療器械、現代裝備制造業、現代農產品加工”六大產業格局。
劉化集團白銀化工項目是去年7月落戶白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期年產25萬噸硝基復合肥工程,今年年底有望建成投入試生產。白銀高新區劉川工業園近期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稀土新材料為主的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業、以煤電鋁為主的高載能產業、以煤化工為主的化工產業和工業品倉儲物流業,截至目前,完成投資8.7億元,園區已入駐項目11個。
目前,白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成為全市促進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盡管如此,白銀高新區入駐企業的規模、產值都與這個“金字招牌”有一定的差距,園區發展的潛力巨大。白銀市委書記張智全認為,今后要充分利用白銀高新區這一平臺,積極主動走出去,在更大范圍尋找戰略合作者,用最好的體制機制來激活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
立足園區培育新興產業,跳出園區拓寬發展視野。白銀市積極強化區域協作,圍繞主動融入蘭白都市經濟圈,打破行政區劃,謀劃戰略性產業布局,正奮力把蘭白都市經濟圈打造成全省最重要的區域增長極之一。
大項目帶動大發展,打造三個千億元循環經濟產業鏈
作為我省重工業城市之一,白銀市在全省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擔當著“跨越發展的特殊責任,創新驅動的示范責任,全面小康的歷史責任”。
今年,白銀市破解瓶頸制約,通過大項目引領大發展,上半年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等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也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
王三運書記認為,目前白銀在發展中存在著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發展接續產業的問題,二是融入蘭白都市經濟圈的問題,三是發揮園區功能作用的問題。就白銀當前和今后的發展,王三運書記提出了三點希望:立足培育多元產業抓項目,立足發展循環經濟抓招商,立足強化區域協作抓發展。
工業是白銀的主導產業,有色、化工、煤炭、電力四大行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了35%,但從總體上看,產業結構仍然單一,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這是面臨的最大問題。張智全表示,今后白銀市要圍繞結構升級,大力發展風電、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圍繞提高水平,在有色、化工、稀土等主導產業發展上大力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
針對薄弱環節,白銀市提出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打造“三個千億元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目標:
——有色金屬(稀土)及深加工千億元產業鏈。依托白銀公司、稀土公司、華鷺鋁業等主體企業,實施資源擴張、技術提升、產業集群“三大戰略”,開發“十大產業鏈”,有色金屬生產能力擴大到200萬噸以上,精深加工率達到40%以上,產值達到1140億元,打造國家級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
——化工千億元產業鏈。著力構建化工循環產業基地,重點開發煤化工、氟化工、鉀鋰硼、硫酸工業、氯堿工業和異氰酸酯產業鏈,化工行業產值達到1006億元。
——能源和先進高載能千億元產業鏈。加快隴煤西運、疆煤東運,實施白銀市熱電聯產、國電靖遠發電公司“上大壓小”、黃河靖南峽水電站、黑山峽水電梯級開發等項目,“十二五”期間規劃全市煤炭資源年利用量達到3070萬噸,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050萬千瓦,煤電冶化產值達到1050億元。
打造“三個千億元循環經濟產業鏈”,重點在項目,難點在項目,關鍵在項目。張智全表示,今后白銀市將緊盯項目不放松,密切關注政策走向,充分挖掘政策潛力,著力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集團,凝心聚力促跨越。
本報記者 盧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