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網友“關注民生”10月7日寫給甘肅省白銀市委書記袁占亭同志的一條千字留言,引來市委書記本人格外關注。10月29日,白銀市委書記針對這位網友提出的白銀城市轉型諸多問題,專門發來長達3000字的留言回復,對網友存疑的白銀市轉型方向、政府轉型中角色扮演、招商引資和民間資本二者關系、農業產業化發展、用人理念等城市轉型發展共7大問題逐一給予回答,并在回復中闡述了自己的執政觀點。
網友“關注民生”直言:白銀的發展是要走出白銀自己的路,自己的路也就是既不唯上,也不唯書。新農村建設就要了解村情農情,城鎮的經濟收入和發展建設就應該了解民情,中國太大了,各地都是有不同情況的。轉型和發展走什么樣的路都有,可是白銀應該怎么走,我覺得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城市的轉型,為什么就要靠單一的招商引資這一方式來解決呢?為什么不能走自己的路,發展新思路、建設新模式,搞本地的村鎮企業、城鎮企業?
市委書記袁占亭“接招”:資源型城市轉型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國外成功的例子有法國的洛林、日本的九州等,失敗的例子有前蘇聯的巴庫等,但國內外沒有統一模式可資借鑒。所以我們在轉型中,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近年來,白銀在轉型工作中,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走自己的道路,對資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我們堅持“四個結合”,推進“六個轉變”,培育“八大支柱產業”,實施“四大民心工程”,建設“一園三區一基地”,按照“兩帶兩翼”的區域特征開發建設“劉白高速工業經濟帶”和“黃河農業經濟帶”。同時,堅持“多還舊賬、不欠新賬”的負責任態度,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綜合整治。這些探索,既是對過去好經驗好做法的繼承,又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斷創新,為我市資源型城市轉型和今后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當前,在白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加快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因此,全市上下一切發展力量都要圍繞轉型來凝聚,一切發展措施都要圍繞轉型來制定。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一條白銀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提交人:關注民生 2008-10-07 09:30:30 IP:121.14.234.#
談些有關白銀,有關轉型的話題。在白銀轉型的大好機遇下,白銀的發展轉型方向是什么?政府的內容、事宜、政策會何時出臺,讓民眾更快了解白銀未來的發展,可否出臺政策倒計時一下我們白銀發展計劃的階段性進程!“白銀速度”除了針對招商引資的政策以外,對于白銀發展,對于百姓經濟收入提高,經濟建設的進步“白銀速度”這個特色詞語真的能帶著“速度”來發展白銀嗎?希望袁書記能真正的做一個“白銀速度”的領跑人。
其次,想對白銀未來發展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白銀的發展是要走出白銀自己的路,這點我覺得很重要,自己的路也就是既不唯上,也不唯書。新農村建設就要了解村情農情,城鎮的經濟收入和發展建設就應該了解民情,中國太大了,各地都是有不同情況的。轉型和發展走什么樣的路都有,可是白銀應該怎么走,我覺得還是要走出自己的路。對于白銀的發展更多的探討一下集中化的建設和發展,不要想著整體有一個什么樣的計劃和發展,也許五年下來,因為發展面廣泛,地區面積大,從而沒有明顯的變化。別人是田多無法辦廠,就走農業產業化的路子,而白銀有了一園三區一基地,白銀的企業發展基礎設施都有了自己的園區,可是園區里的企業和工廠還是很少的,還要多數靠招商引資,試想想中國的城市發展、城市轉型有多少是靠外來的商家和資金把城市發展起來的。發展好的城市,多數有自己的當地民營企業、村鎮企業、城鄉企業。有句話不是很好嗎!自己的事只能靠自己解決!所以城市的轉型,為什么就要靠單一的招商引資這一方式來解決呢?為什么不能走自己的路,發展新思路、建設新模式,搞本地的村鎮企業、城鎮企業。個人可以開公司辦企業,村上可以辦廠子搞朌份,城鎮可以用政策引資金……。如白銀從城縣到鄉鎮來分析白銀的情況,白銀農村農產品很多,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產品,但這些產品都多數在白銀或是周邊進行消費,沒有更大的發展,此時就出現了農產品沒有量,農民沒有錢的情況。政府可以支持個人或村鎮搞一些農產品的加工企業,讓這些農產品有更好的價格和市場,讓產品有量,讓農戶有錢。農產品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企業帶動了市場,市場解決了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改變了城鎮的建設。城縣原來的工廠和國企都很多,如白銀公司,這些企業發展都不是很好,但從這些企業下崗、退休的人很多,他們有很多都是專業人才,這些人為了生活都在外地打工或是建設企業。白銀城縣的企業也可以多在這些方面做些工作,在建設園區和基地的同時,把這些專業人才和白銀技術學校的專業人才都安置在白銀!一是解決了一部分企業的專業人才問題,同時也能解決很多白銀人的就業問題!
以上只是部分提議,做為大家交流討論。
回復全文
關注民生網友:您好!
首先非常感謝您關心、關注和支持白銀發展。您于2008年10月7日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欄目的留言建議,我已仔細閱讀。您提出的關于白銀轉型發展的方向、政府在轉型中如何發揮作用、怎樣堅持走白銀自己的路以及啟動民間資本發展本地經濟、新農村建設、人才使用等問題,都有很強的建設性和針對性,也很有深度,我們將認真吸納借鑒。同時,也真誠地歡迎各位網友繼續關心和支持白銀的發展,我們將認真聽取各位網友的意見建議,努力把白銀的事情辦好。現就關注民生網友提出的有關問題回復如下:
1、關于白銀轉型的方向問題。今年3月17日,白銀市被列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轉型城市。進入國家轉型城市,對于加快白銀經濟社會發展是一次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轉型”的理念,明確了“以經濟轉型為根本,帶動社會、生態、文化轉型”的工作思路。經濟轉型的重點是:培育“八大支柱產業”, 建立“五大產業基地”。 社會轉型的重點是:解決“民生七件事”。 生態轉型的重點是:實施“四大民心工程”。 文化轉型的重點是:凝練特色文化,打造城市精神,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城市競爭力。同時,在工作實踐中提出了“政府是轉型的主導,企業是轉型的主體,干部是轉型的關鍵,群眾是轉型的基礎,項目是轉型的載體,創新是轉型的靈魂”的思想。確定了“631324”階段性轉型目標,即到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年均增長15%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年均增長12%以上(以上增長速度均以現價計算)。進入轉型城市之后,我們廣泛宣傳動員,統一思想認識,制定轉型方案,凝練轉型項目。并于9月19日至20日,在我市隆重召開了由甘肅省政府主辦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白銀)論壇暨產學研項目對接會,會議邀請了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和轉型城市、友好城市代表,共同研究了資源枯竭城市的轉型問題,使我們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更加明確,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理解更加透徹,對加快白銀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同時,通過產學研項目對接會促進了產學研的結合,也進一步擴大了白銀在全國的影響。
2、關于政府在轉型中的作用問題。資源型城市轉型工作中政府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是轉型的發動機和助推器,承擔著領導轉型工作和為企業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職能。因為白銀尚處于西部欠發達地區,市場發育還有一定缺陷,在發展中必須發揮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兩個方面的作用,更多時候必須加強政府調控和推動。我們始終堅持黨委、政府對轉型的領導,謀劃思路,制定措施,凝聚力量,強化執行力;充分體現黨委、政府對轉型的推動作用,積極引導,廣泛動員,營造氛圍,強化落實力;不斷強化黨委、政府對轉型的服務職能,勇挑重擔,破解難題,實現優質高效服務。只有更好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才能保證轉型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也才能把轉型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3、關于走白銀自己的轉型道路的問題。資源型城市轉型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國外成功的例子有法國的洛林、日本的九州等,失敗的例子有前蘇聯的巴庫等。但國內外沒有統一模式可資借鑒。所以我們在轉型中,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近年來,白銀在轉型工作中,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走自己的道路,對資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我們堅持“四個結合”,推進“六個轉變”,培育“八大支柱產業”,實施“四大民心工程”,建設“一園三區一基地”,按照“兩帶兩翼”的區域特征開發建設“劉白高速工業經濟帶”和“黃河農業經濟帶”。同時,堅持“多還舊賬、不欠新賬”的負責任態度,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綜合整治。這些探索,既是對過去好經驗好做法的繼承,又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斷創新,為我市資源型城市轉型和今后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當前,在白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加快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因此,全市上下一切發展力量都要圍繞轉型來凝聚,一切發展措施都要圍繞轉型來制定。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一條白銀自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4、關于發展園區經濟的問題。我們在轉型過程中,把白銀作為蘭州(白銀)至西寧(海東)國家經濟開發區的工業主導區,作為蘭州都市經濟圈的工業聚集區,著力建設“一園三區一基地”,切實增強園區開發功能,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這幾年,我們重點是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產業聚集水平。目前,已經有一批重大項目入駐園區,發展前景也很看好。今后,我們要著力引進項目,努力培育骨干企業。
5、關于正確處理招商引資和啟動民間資本關系的問題。我們在轉型工作中始終堅持做到“三個不放松”,一個是爭取國家支持不放松,一個是啟動民間資本發展經濟不放松,一個是擴大招商引資不放松,使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推進。這幾年,我們非常重視啟動民間資本,優化配置資源,鼓勵民間資本創業,以創業促進就業。我們在重視啟動民間資本的同時,還積極借助外力求發展。一方面,主動爭取國家在政策、資金和項目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還要大規模、大范圍地招商引資,努力打通與國內外企業集團高層對話的通道,實現與大企業、大集團的有效合作。近年來,已成功引進了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在我市投資創業發展,主要有中信集團、大唐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