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渠決口 大水逼近
村長喇叭喊話叫醒全村人
事發靖遠縣大蘆村 由于發現及時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11月4日凌晨2時許,白銀市靖會工程總干六級渠位于靖遠縣大蘆鄉大蘆村境內的渠段突然發生決口事故,渠內10余萬方水一泄而下,越過農田,涌入了附近的大蘆村,多半個村莊頃刻間變成了一片汪洋……
記者踏訪:
多半個村莊遭大水洗劫
11月5日上午,記者趕往靖遠縣大蘆鄉大蘆村采訪。 凡是大水漫過的地方,隨處可見被沖毀的道路、院墻及圈舍。
村民劉鐸正在院子里和妻子清理淤泥,維修被水沖毀的圍墻。劉鐸的家住在靖天公路旁邊,離決口的渠堤算是比較遠的,“當時涌過來的水頭大概有半米高,水勢很猛。”劉鐸回憶說,大水沖過來時,他和妻子來不及拾掇堆放在院子里的苞米棒子,就急忙用玉米稈和木棒圍了一個圍欄將水分流,但還是眼睜睜地看著幾千斤的苞米棒子被沖走了。村民宋之奇家是受災最為嚴重的一戶,7間土房全部倒塌。記者在現場看到,倒塌的房屋幾乎成了一堆廢墟,唯一的一扇門框還斜立在廢墟上,一臺三輪農用車半個車頭被埋壓在倒塌的雜物中,在廢墟的縫隙里依稀可以看見一些被壓埋的衣物、床被和鍋碗。
“家里現吃的米面都被埋在下面了。”看著變成廢墟的房屋,已經70歲的宋之奇老人滿臉的惆悵。村民趙有生家的上房左后墻,被突來的大水“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半堵墻垮塌了,里面的家具和床被全部搬放在了院子里,院子里堆放的苞米棒子全被水浸泡過了。因為房屋已經不能入住了,民政部門臨時給了他家一頂帳篷,扎放在院子里。在村子里的一些低洼處,到處是積水和厚厚的淤泥,多半個村莊都遭到了大水的洗劫。
喇叭喊話:
村民深夜聞訊及時轉移
宋連昌是第一個發現渠堤決口并及時報告給村支書的村民。他告訴記者,11月3日晚,他去鄉上賣苞谷,等將苞谷裝上車已是次日凌晨1時30分了,他便往家趕。此時,整個村子漆黑一片,大多村民 都已經進入了夢鄉。他家住在距灌渠大約500米的地方,快走到家門口時,突然聽見從水渠的方向傳來異常的“嘩嘩”聲。出于好奇,他叫上妻子一起去查看,沒走多遠,就聽見“轟”的一聲悶響,他下意識地喊道“不好了,灌渠決口了”,隨后便隱約看到一股水浪漫過農田,向低處的村莊洶涌襲來。
“當時也沒多想,就拿出手機急忙給村支書記打了電話。”宋連昌說,打完電話后,他一邊向家的方向跑,一邊大喊“灌渠決口了”,許多村民聽到他的喊聲后立即從家里跑了出來。村長宋圭瑜說,當時他已經睡下了,突然接到村支書的電話,說是灌渠決口了,大水淹到村子里來了。他急忙打開安設在家里的高音喇叭,大喊“灌渠決口了,大水已經沖到村里了,鄉親們快點起來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一連喊叫了好幾遍,并立即向靖會工程管理處進行了報告。隨后,他跑出家門,挨家挨戶地去敲門,督促村民出門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在聽到喇叭的喊叫聲后,從睡夢中驚醒的村民宋圭雙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急忙從自家跑到父親宋之奇老人居住的地方,他的兩個女兒和爺爺奶奶一起住,房子所處的地方剛好在一個低洼處,當他跑到院子里時,大水已經沒過了膝蓋,兩個女兒和60多歲的母親被困在了屋子里面,宋圭雙沖進屋里,將母親和孩子先后背到了安全的地方,此時,聞訊趕來的村支書宋聚奎將被困在屋子里的宋之奇老人背到了安全的地方。“隨后時間不長,浸泡在水中的7間房屋就全部倒塌了。”宋圭雙心有余悸地說。
據了解,當晚因為村長及時喊話提醒,許多村民起來后進行防堵疏導,村子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事后,村民們既后怕又感激地說,要不是當晚宋連昌及時發現了灌渠決口,后果不堪設想啊!
搶險救災:
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靖會工程管理處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日凌晨1時40分,調度室在接到灌渠決口的報告后,立即采取措施,逐級減機泄水,大約凌晨4時許,完成全部泄水工作,從決口處涌向附近農田和村莊的水有10余萬方。災情發生后,靖遠縣委、縣政府、白銀市水利局、靖會工程管理處、靖遠縣有關部門及大蘆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搶險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組成4個工作組,并啟動救災應急預案,連夜轉移災民,迅速將老弱病殘災民撤離災區,全面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及時調撥救災帳篷6頂,轉移安置災民45人,努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經過工作組逐戶調查,由于決口發現及時,水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經初步核查統計,此次水災殃及大蘆村5個社的80戶共386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9.7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目前,受災群眾情緒穩定,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資金缺乏:
決口渠道隱患重重
11月5日下午,記者在決口的灌渠現場看到,靖會工程管理處正在組織人員搶修決口的渠堤,兩臺鏟車正在忙碌著。據在現場的靖會工程管理處郭城水管所所長戴敏林介紹,決口的渠堤大約有20米寬,由于此處剛好是一段新老渠的接匯處,當初在接匯的時候,大約有數百米的渠堤沒有鋪設防滲膜,加之渠堤是用黃土圍堵的,長久以來逐漸形成滲漏,不易察覺,最終導致決口。現正值冬灌時期,他們將全力組織人員進行搶修,保證冬灌完成,搶修工作大概需要3天時間,預計在11月7日完成通水。
靖會工程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用于渠道維修的資金還不到100萬,只能滿足一些應急的渠道維修,目前渠道的很多地方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像渠道小跑小漏的事情經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