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人要用500輛跑車交換麥積山佛傳故事碑復制品
這是麥積山藏經(jīng)洞的千佛碑(真品),屬于珍藏的18塊石碑之一,國寶級文物.
世人皆知敦煌莫高窟有個藏經(jīng)洞,卻很少有人知道天水麥積山有個藏碑洞。學界對藏碑洞的認識和了解還處在初級階段,各種探討和研究仍在進行之中。
133窟全貌(攝影:麥積山石窟研究所所長花平寧 配圖:天水在線)
麥積山藏碑洞,即麥積山133窟,因洞內發(fā)現(xiàn)18塊石刻造像碑而引起學者的注意。據(jù)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謝生保介紹,18造像碑主要以佛傳故事、說法圖、千佛說法圖為內容題材;從石質形質、碑身大小、碑塊厚薄、雕刻技藝來看,這些造像碑是不同時代、不同匠人所為,而且多是兩塊為一對;從藝術造形上看,這些造像碑明顯帶有北魏中晚期和西魏時期的風格,參照隴東地區(qū)北朝石塔、石幢、造像碑的風格特色,可以初步推斷出,第11、16號碑為西魏時期的作品,其它16塊均為北魏中晚期的作品。謝生保說,這批造像碑的發(fā)現(xiàn)對麥積山石窟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在造像藝術、石窟營造、民族關系、文化交融上都是難得寶貴資料。
133號洞窟是麥積山石窟的鎮(zhèn)山之寶,這里有北魏時期的石造像,據(jù)說是天下最早的一塊關于佛傳故事的雕像;在這塊碑上,記述了釋迦牟尼從燃燈授記到涅盤,共刻了無體投地、降魔變法等13段佛教故事,整個碑面布局精巧,形像生動,為我國早期石刻連環(huán)畫,是北魏時期的原作。上世紀90年代,此碑的復制品到日本展出,在日本引起轟動,有日本商人提出用500輛三菱跑車交換這塊復制品,但中方?jīng)]有答應。
由于沒有可靠的文獻資料和考古實物相印證,對于麥積山藏碑洞的入藏時間、入藏原因的研究同敦煌藏經(jīng)洞一樣,仍處在探討階段。可喜的是,許多學者已認識到了麥積山藏碑洞的重要性和特殊價值,并開始將之與敦煌藏經(jīng)洞相提并論。敦煌研究院謝生保指出,在甘肅莫高窟、炳靈寺、麥積山三大石窟中,西有藏經(jīng)洞、東有藏碑洞,二者的封藏年代、封存原因已難考其詳,希望更多的學者關注和參與這一研究,讓兩大千古之謎早日告白天下。
這個洞窟的頂部密密挨挨的小佛龕訴說著當年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