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古樸的農耕文化
——天水民俗博物館開展石磨手工制作社教活動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457930.jpg)
為了追尋歷史的記憶,體驗傳統農耕文化,天水民俗博物館在5月2日下午開展了“古樸的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手工制作社教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古法工藝,感受先祖智慧。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057438.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133275.jpg)
此次社教活動共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社教專員帶領孩子們參觀了南宅子院內展出的石磨、獨輪車、石碾、籮筐等農耕用具。隨后在戲苑,社教專員通過播放幻燈片的形式,從農耕文化、農耕用具、使用方法多方面進行了介紹,之后又從農耕用具中引出石磨,并從石磨的起源、發展、結構、使用等作了詳細的介紹。第二個環節:社教專員將提前泡好的黃豆放進石磨中,現場進行了豆漿制作示范。孩子們踴躍參與,三五成群,輪番上陣,大顯身手。磨盤雖小,重量不輕,每個上陣的孩子使上全身的力氣推動磨盤,磨盤慢慢地轉動起來,大家各司其職,有的轉動磨柄、有的放豆子、有的加水……現場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孩子們通過“泡、磨”等制作環節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游戲后清理磨盤時,孩子們發現了石磨研磨食物的秘密,原來石磨的兩層結合處都有紋理,食物是從上方的孔進入兩層中間,沿著紋理向外運移時被磨碎的。第三個環節:體驗結束后,在社教專員的指導下孩子們開始了手工制作。孩子們根據幻燈片中社教專員對石磨結構的講述,一步步將石磨的手柄、上下磨盤、支架等進行了拼裝,通過孩子們的努力,一個個小石磨展現在了大家面前。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155394.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211479.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411473.jpg)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424881.jpg)
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在手工制作與實踐體驗中了解到了古法工藝并傳承了石磨文化,激發了青少年對傳統工具的探索欲,同時培養了他們熱愛勞動的品質。
![](/Files262/BeyondPic/2023-5/2/20230502054441923.jpg)
(新聞來源:天水博物館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