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薛林榮先生將其珍藏多年的霍松林先生手書對聯原稿及書信一封無償捐贈于天水市博物館收藏,我館按相關規定辦理了藏品入藏手續,現已入賬保管。
該聯于20世紀90年代刻成抱柱聯懸于伏羲廟太極殿明間檐柱,上聯為:廣殿壯秦城,應力挽頹風,返樸還淳思太極;下聯為:全民興漢業,須弘揚正氣,圖強致富紀新元。款署:公元一九九五年新春,邑人霍松林撰聯并書。鈐印:霍松林(白文)。該聯以巍峨宏偉的伏羲廟殿宇入筆,贊揚了伏羲的偉大功德和不朽精神,宜追念伏羲偉業,弘揚始祖精神,搶抓機遇,奮力拼搏,“返樸還淳”,挽回頹敗之風,讓古老秦州煥發出新的光彩。全聯感情真摯,以古寓今,深刻詮釋了先生對家鄉發展寄予的眷眷關切和殷殷期望,以滿懷赤誠道出時代心聲,字字珠璣,振聾發聵。當前正是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作為羲皇子孫的天水人民應不負先生囑托,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幸福美好新天水的時代篇章。
霍松林先生是享有國際學術聲譽和影響的國學大師,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教育家。其學術成就、人格魅力為學術界、教育界、文化界所敬重和仰慕。作為羲皇故里人,先生一生始終懷著一顆熱愛家鄉的赤子之心,他在《松林回憶錄》中寫到:愛親愛鄉,是愛民愛國的根本。人,是要有“根”的,不能“忘本”。這些言論正是他一生所遵循的,霍松林先生一直傾情關注并推動天水伏羲文化的宣傳和研究,積極為家鄉的文化建設著述立論、建言獻策,做出了許多創造性、建設性、指導性的貢獻。1988年,先生為首屆公祭伏羲大典撰寫祭文,1992年為首屆伏羲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伏羲文化》撰寫序言,1995年為伏羲廟太極殿題詞,對聯手稿完成后,先生專為此事向時任民盟天水主委楊幼杰先生修書一封,他在書信中悉心囑托對聯刻制事宜,希望能在翌年杜甫隴右詩研討會之前完成。遵照霍先生囑托,天水市博物館以此書制聯懸掛于伏羲廟太極殿前,但遺憾的是此聯原稿和相關信件曾隱入民間,不知所蹤。此后,薛林榮先生無意間得知其下落,薛先生大義,不愿明珠蒙塵,專程上門購買,多年來妥善保管,最終捐贈于天水市博物館收藏。
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持續向社會公開發布藏品征集公告,鼓勵社會人士積極捐獻藏品,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此次,薛林榮先生將其珍藏的霍松林手書對聯原稿及書信無償捐贈于天水市博物館,是踐行文化遺產保護,助力家鄉發展的善行義舉,真誠歡迎社會各界為推動我市文博事業不斷繁榮貢獻力量。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