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0220729053910545.jpg)
7月29日,由福建博物院、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主辦的“長江流域青銅文明高峰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福建博物院,天水市博物館作為聯盟成員單位線上參會。會議由福建博物院副院長、研究館員張煥新主持。開幕式上,相關人員介紹了長江流域聯盟情況及本次會議簡況;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輪值主席、四川博物院院長、研究館員韋荃,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文物局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付柒生分別進行了致辭。
![](/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0220729053943371.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0220729054000390.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0220729054011448.jpg)
主旨發言環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孫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員冉宏林,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方勤,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胡嘉麟作為特邀嘉賓分別以《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三星堆:長江上游青銅文明的代表》《長江中游文明概述》《關于吳越青銅器研究的新進展》為題分享了最新學術成果,系統呈現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各自的特色、相互的聯系和影響,讓大家對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的產生、發展及與中原青銅文化的交流互動有了宏觀認識和微觀了解。在分組討論環節,12位專家學者既有從考古學角度出發,對長江流域青銅文化傳承發展的縱向追溯,對青銅文化交流互動的橫向對比分析,對具體青銅器功用或文化屬性的探討;也有從博物館人的角度出發,對長江流域青銅文化策展的思考與認識,以及其他博物館在策展方面的實踐經驗分享。最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作了總結發言。
![](/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20730090504e16b04b854fe27.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2073009052bb3158b8affba98.jpg)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由長江流域19省區市省級博物館(院)共同發起成立的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是繼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大運河博物館聯盟之后,又一個重要的區域性博物館創新聯盟,共有成員單位37家。天水市博物館作為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成員單位之一,將進一步加強與各館的深入交流合作,積極參加相關學術會議、論壇活動及聯合辦展等工作,以期共履博物館協同創新,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之責。
![](/Files261/BeyondPic/2022-7/30/20220729054201186.jpg)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