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由天水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余糧才教授主講的《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太昊伏羲祭典》專題學術講座在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明道堂舉辦,講座由天水市博物館副館長高世華主持。天水市博物館職工、天水師范學院學生在現場聆聽講座,天水各縣區博物館、紀念館組織人員在線上通過騰訊會議參與講座。
講座中,余糧才教授結合對河南太昊陵和河北新樂等地的實地調查、考察情況,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提出,太昊伏羲祭典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情況,天水、淮陽、新樂三地太昊伏羲祭典情況和各自特點,如何打造伏羲文化品牌、做好產業開發等幾方面為大家帶來了精彩分享,闡述了對打造伏羲文化品牌途徑的新思考。并指出,太昊伏羲祭典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在今后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應更加關注和思考如何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開發,在保護的同時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本次講座對于拓寬大家的學術視野和增進大家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昊伏羲祭典的新認識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和天水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在舉辦學術講座、學術研討會,館校合作共建,聯合培養人才和課題申報等方面已有密切合作,這種合作形式對于發揮高校和文博單位各自優勢,進一步推動天水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