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精神血脈
——天水民俗博物館革命傳統教育課程進校園活動初顯成效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揮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Files261/BeyondPic/2022-5/30/20220527053224700.jpg)
(紅色文化課程走進石馬坪中學)
精心打磨,推出特色課程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家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資源、文物資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養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精神,讓中小學生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深刻認知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不斷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文化自信。
![](/Files261/BeyondPic/2022-5/30/20220527052814827.jpg)
(紅色文化課程走進公園小學)
天水民俗博物館立足天水地區革命傳統文化,結合青少年特點,遴選適合進入校園的天水地區革命傳統教育教學素材,經過長期的精心打磨、完善,推出了首部革命傳統教育課程《賡續紅色基因》。課程內容共分為紅色火種、星火燎原、抗日救亡、日月新天四個單元。內容全面、資料翔實、圖文并茂、重點突出。課程設置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系統完整地講述了天水地區在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和人物事件。
講好紅色故事,打造精品課程
2022年5月19日,天水民俗博物館《賡續紅色基因》紅色文化課程走進公園小學和石馬坪中學,首次進行了課程試講。課程宣講收到了出乎預料的效果,得到了師生的高度贊揚。針對學生群體的不同,宣講人員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明確了不同的課程教學目標、體驗內容和學習方式。
![](/Files261/BeyondPic/2022-5/30/20220527052957722.jpg)
(紅色文化課程走進華岐鎮中心小學)
在小學生授課中,宣講人員重點通過觀看圖片、視頻、誦讀經典等多形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發生在天水的革命故事。在中學生授課中,宣講人員則以時間為主線,通過介紹重點人物以及他們的故事,引出發生在天水的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課程推出后,在學校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為進一步擴大宣傳影響力,深入講好紅色故事,5月24日,我館宣講人員走進華岐鎮中心小學和華岐鎮中學,繼續為師生們深情講述天水地區革命戰士的英勇事跡。宣講人員聲情并茂的講解,打動了每一位師生,深刻激發了學生們“少年本無畏,青春正當時”的愛國熱情。
傳承紅色基因,增強愛國情懷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面向青少年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通過一場場感人的深情教學,沉浸式教育,把革命傳統教育課程送進學校,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拓展和延伸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將紅色火種傳遞到每一位師生心中,傳承革命精神,汲取愛國力量,引導師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在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中賡續紅色基因,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Files261/BeyondPic/2022-5/30/20220527053115641.jpg)
(紅色文化課程走進華岐鎮中學)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