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5/13/20220512040506329.jpg)
為確保天水民俗博物館防震減災應急預案的順利實施,培養全體職工面對自然災害的防患意識,積累科學規范的實戰經驗,增強組織、協調的現場救援和善后處置能力,有效減少災害損失。天水民俗博物館于5月11日15時,組織全體職工開展了防震減災基本常識培訓及模擬地震現場防范自救和災后救援演練。
![](/Files261/BeyondPic/2022-5/13/20220512040547719.jpg)
首先開展防震減災基本常識培訓。學習了地震時個人避險原則,掌握自救與互救知識,利用宏觀異常主動避險,震后預防腸道傳染病等基本常識。結合地震特殊性,大家集思廣益整理出四十多種家庭應準備的急救用品目錄。
![](/Files261/BeyondPic/2022-5/13/20220512040602387.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5/13/20220512040620502.jpg)
防震常識培訓之后,開展了模擬地震避險演練。演練活動在槐蔭院進行,全館工作人員分現場處置組、事故善后組、滅火救援組、物資醫療保障組、信息采集和宣傳組。地震預警由消控室通過廣播發出后,展廳管理人員引導參觀者利用剛才培訓所學知識就地避險,等待震動過后再組織參觀者撤離到院子中間,由展廳管理、檢票崗位值班人員在主要通道處引導參觀者分流疏散到安全地帶。按分工由相應的工作人員清點人數,查看傷情,并通知物資醫療保障組,提供自備醫療物資,聯系醫療單位,為受傷人群提供醫療救助。事故善后組待人員疏散結束后,加強警戒,巡視展廳區域,清點民俗藏品,核實文物和古建筑受損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災害情況,做好民俗藏品防范保護管理。
![](/Files261/BeyondPic/2022-5/13/20220512040809839.jpg)
為了強化防范能力,組織保衛人員進行了消防滅火演練。為今后的防震減災工作萬無一失提供完善的技能支撐。
![](/Files261/BeyondPic/2022-5/13/20220512040739620.jpg)
演練活動結束后,天水民俗博物館負責同志對每個演練步驟做了點評,希望大家能夠重視演練,通過一次次的演練,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彌補不足,確保天水民俗博物館的防震減災能力堅實有效。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