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0220321034840503.jpg)
3月15日,由盤龍城遺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等全國14個省市及地區,共計38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辦的“色如天相,器傳千秋——中國古代綠松石文化展”盛大開幕,這是全國首個中國古代綠松石文化展覽。 \
綠松石有著宛如藍天的美麗色澤,是人們最早開發利用的玉石品種之一,在我國,它與和田玉、岫巖玉、獨山石并稱古代四大名玉,已有長達9000年的使用歷史。自新石器時代早期,歷經夏商及宋明,成為燦爛中華文化中獨具魅力的一支,時至今日,仍廣受推崇。此次展覽展品來自賈湖遺址、金沙遺址、殷墟遺址、晉侯墓地、馬家塬墓地、曾侯乙墓、滿城漢墓等共計165件(套)綠松石文物精品,見證了我國自新石器時代起長達9000年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歷程。甘肅省共有三家文博單位參展,我館館藏“二里頭文化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作為甘肅省六件展品之一參與本次特展。
![](/Files261/BeyondPic/2022-3/22/20220321034906220.jpg)
(二里頭文化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
天水市博物館收藏,長13.7厘米 寬9厘米,銅牌飾整體呈瓦形,上下兩端外凸呈弧形,四角外有孔可穿系,主要紋飾為獸面紋,獸眉、目、須刻畫清晰生動并以綠松石為鑲嵌。
為了更好地發揮博物館職能,讓文物活起來,擴大天水區域的文化影響力和吸引力,近年來,我館高度重視文物交流展覽,本著“應展盡展”的原則,讓館藏文物走出天水,走向全國,這也是天水市博物館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了保證外展文物安全、外展效果,館領導與保管員一起想辦法,多次溝通,反復斟酌,專門設計制作出亞克力展盒將銅牌飾完全嵌套。該舉措降低了該藏品外展的安全風險,在外展文物包裝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試,為今后同類藏品的外展探索了有效的方式。
(來源:天水市博物館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