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舉辦“民俗館里過中秋”文藝匯演慶祝活動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增強職工之間的團結和交流,提升職工的凝聚力。9月13日,天水民俗博物館舉辦了一場由職工自編、自導、自演的喜迎中秋佳節文藝匯演慶祝活動。
慶祝活動以職工激情活力的團體操《快樂派對》拉開帷幕。節目既有應景的古典舞《花好月圓》和詞朗誦《水調歌頭》,有獨具本土特色的秦腔演唱,有歌頌伏羲功德的《說伏羲》,有宣傳家鄉的歌曲《天河熱土》,也有講述安全保衛工作的快板和曲藝三句半,更有歌頌祖國的詩朗誦《我愛你,中國》、《中華頌》。其中具有家國情懷的歌曲《國家》和今年建黨100周年的大火歌曲《萬疆》、歌舞《不忘初心》將整臺聯歡會推向高潮!整場活動安排緊湊、熱烈、有序,節目表演精彩紛呈,臺下掌聲不斷。一個個來自職工自編自演的精彩節目,使整臺聯歡會既富特色又充分展示了演出職工的才情才藝,感受了傳統文化魅力,增強了愛國情感,也讓70多名職工感受到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諧的生活狀態。
市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館長劉玉璞、副館長高世華、婦委會主任杜麗敏參加了此次文藝活動。高世華為本次慶祝活動致辭。劉玉璞對此次活動的組織表示充分肯定,對下一步民俗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開展本次活動,不僅是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職工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團結協作,促進了民俗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進一步提升。
活動二:開展“乾坤一擲”—投壺體驗社教活動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又是一年濃情中秋佳節,為了使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廣泛挖掘與詮釋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9月19日上午,天水民俗博物館組織開展了“乾坤一擲”——投壺社教活動,帶領孩子們領略這一古老游戲的魅力。
首先,講解員就南宅子古建筑、習俗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細致講解,隨后講解員通過PPT的形式,對投壺的由來與演變、投壺習俗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進行了細致的講解,隨后為大家介紹了投壺的玩法、規則、技巧及姿勢。
本次活動共有40名青少年參加,我們將活動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兩個環節,孩子們都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致,每人手持8支箭失,需將其投進2米外的壺中,以投中的數量決勝負,活動在一片叫好聲、鼓掌聲中順利進行。
投壺雖然是游戲,但起源于古代禮儀,所以過程中仍然非常講禮儀,重謙讓和規則。天水民俗博物館把投壺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不僅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自制力、專注力!還可以通過投壺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美德,習得傳統禮儀、加深情感交流,讓孩子們共同協作,感受友誼,學會謙讓和禮儀規則。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