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法造紙,傳承千年技藝術”
——天水市博物館大年初六線上社會教育活動
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無論是讀書、看報或是寫字、作畫都得和紙接觸。在工業、農業和國防工業生產中,也離不開紙。今天,如果沒有紙,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而且紙在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方面,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和材料。
回顧歷史,這種重要物質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和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并稱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科學文化發展上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2月17日大年初六,在天水市博物館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了“走進古法造紙,傳承千年技藝術”的主題社會教育活動。
直播分別從造紙術的概念、傳播的歷史、蔡侯紙的發明和造紙材料制作闡述了造紙術的神奇作用以及影響力。提到了據考古發現,蔡倫并不是紙的發明者,而是改進了造紙術,接著宣教人員以知識問答的形式,和觀眾互動,將直播間氣氛推向高潮,加深大家對造紙術的理解。
宣教老師通過制漿、抄紙、造型、二次澆漿等工序,制作出了一張張各具特色的手工花草紙,從而讓直播間的觀眾們更能直觀地了解造紙術的原理。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觀眾們了解到了紙的產生和來源,還讓大家感受到中華文化——古法造紙的獨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