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味道,天水美食大賞”
天水市博物館大年初五線上社會教育活動
“吃”是春節的一個重頭戲,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一年的喜悅,一年的思念,一年的收獲,都融匯在精心制作的年味里,在味蕾上綻放。吃家鄉菜,喝團圓酒,是中華兒女慶祝新年的共同方式,漂泊在外的游子終于歸家,幾代人圍坐桌前,歡歡喜喜辭舊迎新。
本期活動以線上直播的方式為觀眾講述天水傳統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為了能讓觀眾更直觀的感受到天水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博物館宣教人員在直播過程中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來到了最能體驗老天水人文生活情景的地方——伏羲工坊。伏羲工坊是天水文創產品的一部分,各種幾乎失傳的地道小吃都可以在這里品嘗到,我們通過視頻形式感受舌尖上的天水味道。最后帶領大家云游參觀了伏羲工坊的非遺文化展示區。
首先帶來的第一道菜就是天水菜宴席上的“寵兒”——“八大碗”。“八大碗”是天水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也是秦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老天水人的“八大碗”是一碗里脊肉、一碗紅燒肉、一碗豆腐、一碗粉條、一碗雜燴、一碗黃燜雞、一碗八寶甜飯、一碗素肉。四葷四素為一套,吃法講究,入口回味無窮,是當地人最喜歡的美食之一。
除了八大碗這樣的名肴,還有“秦州第一小吃”——天水“呱呱”。“呱呱”最早產生于西漢時期,相傳西漢末年,隗囂割據天水稱帝時,其母朔寧王太后對呱呱特別喜歡,每隔三天必要一食。于是成為當時的皇宮御食。后來隗囂兵敗,亡命西蜀,御廚逃離皇宮,隱居天水,在城中租一鋪面經營呱呱,由此皇家美食進入百姓生活中。“呱呱”是用當地特產的蕎麥淀粉制作而成,以香、辣、綿、軟著稱。是天水人必吃的早點。隨著宣教老師的美食講述,直播間里的觀眾也用留言的方式和工作人員積極熱烈的互聊起大家心中的美食。
通過此次線上活動,天水市博物館希望把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傳播出去,也希望古城天水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天水,愛上天水,走進天水!
2月16日大年初五,天水市博物館開展的“過年七天樂”系列活動第五期——“舌尖上的味道,天水美食大賞”線上社會教育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