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19-9/24/20190923035617321.jpg)
為提高天水民俗博物館社會化管理水平,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9月21日上午,博物館對新招募的義務志愿者進行了崗前培訓。所培訓的志愿者有天水市一中教師、天水師范學院文博系學生等。
![](/Files258/BeyondPic/2019-9/24/20190923035708828.jpg)
本次培訓主要分為四個環節,一是向志愿者介紹了天水民俗博物館發展歷程、展陳內容、開放時間等相關內容;二是介紹志愿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崗位職責、志愿服務活動、消防安全知識;三是由天水師范學院實習生蘇含娟進行《中國古建之美—門文化》、孫紅娟進行《屏風》的專題講解,她們的講解深入淺出、旁征博引,使志愿者們通過古建之美——門和屏風的了解,充分認識到一個全新視角下的天水民俗博物館,深刻領略了民俗文化傳播的魅力;四是志愿者參與了該館《弘開學堂》研發的“活字印刷術”特色課程,在專注和愉悅中充分體會到了古人的偉大智慧和創造精神,更加堅定了從事志愿服務的信心和決心。培訓時志愿者們認真做筆記,講解員現場與大家互動,氣氛十分活躍。介紹結束后,講解員帶領志愿者們走進展廳,介紹了安全通道、消防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禮貌用語、展廳人流的疏導等注意事項,同時也讓他們了解自己以后從事志愿活動的環境和相關崗位。
![](/Files258/BeyondPic/2019-9/24/20190923035723442.jpg)
最后,工作人員做出總結,并對志愿者們今后的服務提出要求。本次培訓后,將會統一組織考核,通過考核的志愿者可以在該館正式上崗服務。
![](/Files258/BeyondPic/2019-9/24/20190923035742222.jpg)
今后該館會繼續與社會團體各大高校志愿者團隊合作,共同攜手服務廣大觀眾,創建優秀志愿服務窗口,打造社會參與化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平臺。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