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10/12/20181011062707987.jpg)
“絲綢之路與文明記憶——絲綢之路對中華文明演進與傳播的影響”學術研討會將于10月13日至10月14日在天水市博物館召開。有來自蘭州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中央民族大學、鄭州大學、西北大學等國內10余所高校的專家、教授和陜西歷史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省內外多家文博單位的專家共約100余人蒞臨會議,如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鄭炳林,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李正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樊志民,陜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程旭,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劉文鎖,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中心教授趙叢蒼,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郎樹德,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汪受寬,中央民族大學考古文博系教授肖小勇,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杜斗城,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王乃昂,甘肅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陳自仁,天水師范學院教授雍際春等將作大會報告,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討絲綢之路對中華文明演進和傳播的影響。
一、時間、地點
時間:2018年10月13日—14日
會議地點:天水市博物館明道堂
二、主辦單位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天水市博物館
甘肅省隴文化研究會
三、會議內容
1.漢代之前東西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2.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考古新發現與新認識;
3.絲綢之路上宗教的傳播和發展;
4.伏羲文化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及影響;
5.甘肅地區在早期東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與地位。
四、會議日程及議程安排
10月13日(星期六)
研討會開幕式、學術報告、學術研討
8:40—9:40 開幕式
10:00—12:00 大會報告一 專家發言 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明道堂
14:30—16:15 大會報告二 專家發言 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明道堂
16:30—18:15 大會報告三 專家發言 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明道堂
10月14日(星期日)
8:30—11:40 分組研討
第一組:考古組 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乾元閣
第二組:歷史組 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暢和軒
11:40—12:20閉幕式
五、籌備情況
天水市博物館為舉辦好這次會議,從今年5月初開始進行了精心籌備,向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發出邀請函和學術論文收集通知,參會的專家學者在7月20日之前提交了參會回執、論文題目與摘要,9月10日前提交了會議研討論文電子版。目前,已經編印好論文集初稿。
![\](/Files256/BeyondPic/2018-10/12/20181011062727897.jpg)
天水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和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歷史上是中原連接西域直通中亞,南經巴蜀溝通南方絲路的重要樞紐,在中華文明與西域文明的相互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與中亞有關國家開展的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遺產的成功,相關考古新發現和研究成果的不斷增多,絲綢之路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擴大,有關中西文化交流、文明傳播影響等許多學術課題需要進行深入的學術研討。為此,天水市博物館聯參與主辦這次研討會,將從多層次、多角度探討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淵源和豐富內涵,全力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促進甘肅及天水的全面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