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充分發(fā)揮天水民俗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提高青少年兒童參觀博物館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博物館的趣味性,讓文化說話,讓天水民俗博物館活起來,進一步打造青少年研學基地,我館于2018年8月8日開展了“神奇的文字小精靈”活字印刷術社教活動,活動有20位青少年和20余位家長共同參加。
本次活動分為2個環(huán)節(jié)。首先,由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印刷雕版.古籍善本展”展覽,講解員就我國印刷術的發(fā)展給他家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通過觀展讓大家直觀的了解了從甲骨刻文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術的發(fā)展歷程,讓青少年了解印刷術的發(fā)展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參觀過程中孩子們開動腦筋,主動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通過講解員的細心解答,使大家更加生動地理解了活字印刷術發(fā)明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接著,大家通過通過排版、上墨、腹紙、拓印的過程,讓青少年觀眾在手工操作中體驗四大發(fā)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的智慧。本次活動中共使用了《出塞》《憫農》《春曉》《楓橋夜泊》等8個不同的詩文模板,活動中孩子們根據文字首先判斷出詩文題目,然后根據詩文內容進行細致的排版,接下來在拍好的版面上上墨,上墨時他們小心翼翼,生怕涂抹不勻,他們認真的神態(tài)和專注的神情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上完墨大家開始敷紙,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用鬃刷捶打拓印,經過半個小時得忙活,一副活字印刷的詩文作品終于成功了,每個參與者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在專注和愉悅中他們充分體會到了古人的偉大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
本次活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讓青少年觀眾在手工操作中體驗四大發(fā)明之一活字印刷術的智慧,進一步激發(fā)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宣傳愛國主義,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隨著社會對博物館教育的需求的不斷增加,天水民俗博物館將逐漸向多功能的文化中心方向發(fā)展,博物館教育的內容及方式也將更加豐富多彩。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