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407395.jpg)
7月26日下午,團市委對口扶貧點的17名農村留守兒童,在工作人員及志愿者的陪伴下走進天水市博物館,孩子們在博物館了解天水歷史文化、體驗傳統拓片制作,完成了一堂別具特色的傳統文化體驗課程。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443316.jpg)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感召和呼喚下,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背著行囊,走出熟悉的村莊,成為城市建設的主力軍。農民工兄弟為國家和社會創造著財富,而他們的子女卻失去了跟父母朝夕相處、快樂成長的家庭環境,這些留守家遠的孩子,有的甚至從未走出過村子,接觸過外面的世界。比起城市兒童,他們更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506980.jpg)
為此,天水市博物館在這個暑假專門啟動了關愛留守兒童,傳播文化希望活動計劃,通過帶展覽下基層、送活動入鄉村、請留守兒童進博物館等一系列活動,踐行文化教育人人平等的宣教理念,將甘肅省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金種子”工程的落到了實處。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602917.jpg)
活動中,博物館宣教人員帶領孩子們參觀了伏羲廟景區、博物館展廳,以親切易懂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述了故鄉的五大文化,讓孩子們拓寬了知識面,增加了對歷史文化的興趣。之后,社教人員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為孩子們介紹了傳統拓拓知識,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體驗金石拓片技藝,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在社教人員的耐心引導下,羞澀寡言的孩子們不再緊張局促,我們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越發清澈純凈的目光和如太陽花般綻放的笑靨。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623870.jpg)
精準扶貧不僅要讓群眾在生活上富起來,更要讓他們在思想上站起來。農村留守兒童需要的,不僅僅是父母在外打拼換來的物質生活,更需要整個社會對他們的身份認同和精神文化關懷。博物館公眾文化教育,不是樹之于廟堂之上的說教,而應該是涓涓細流潤物無聲的引導。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657712.jpg)
未來,我們會和更多的單位積極聯動對接,讓博物館公眾文化教育惠及更多的貧困地區,用一片赤誠之心播種民族文化的希望。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725302.jpg)
(活動現場)
![\](/Files256/BeyondPic/2018-7/28/20180727033811711.jpg)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