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5/BeyondPic/2018-3/28/20180327042629260.jpg)
3月26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館接待服務部邀請古建筑保護與園林部主任萬康成,在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為講解員進行了業務培訓。萬主任圍繞園林部業務工作,結合PPT分別向大家介紹了《天水伏羲廟保護維修方案》、《天水市博物館智慧化建設》、《伏羲廟游客服務中心設計方案》、《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等內容。
從萬主任的圖文介紹中,我們回顧了2003年以來,伏羲廟在古建筑保護維修、廟區環境整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15年來,天水市博物館本著“不改變古建文物原狀、整體保護分步實施與復建結合、文物及環境風貌相協調環境綜合治理”的原則,搬遷部隊、學校;邀請專家團隊制定科學嚴謹的保護修繕方案;以工匠精神進行修繕管理,在文物古跡得到科學保護的同時,伏羲廟占地面積也擴大為原先的五倍,景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這是幾代博物館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在回望博物館人15年來取得成績的同時,肩頭更多了一份重任。
![\](/Files255/BeyondPic/2018-3/28/20180327042835225.jpg)
隨著時代的發展,博物館智慧化建設迫在眉睫。培訓中,萬主任詳細介紹了我館運用智慧化科技手段為游客提供的服務內容。目前,由館內專家撰寫,國家、省級播音員錄制的賽導游APP語音講解、自助語音導覽、互動展覽等產品已經逐步投入使用,滿足觀眾個性化參觀需要的同時,緩解了旅游旺季講解需求直線上升的難題,節約了人力,也降低了展館及廟區內的噪音污染。
但同時,每位講解員也清楚地認識到,高科技產品的不斷投入,會降低人工講解的辦理次數。作為講解員,只有不斷擴充知識儲備,提高專業服務水平,因人施講,增加講解深度及感染力,讓觀眾感受到講解員擁有智能講解設備尚不具備的文化魅力,才能化劣勢為動力,在與智能設備的業務“對決”中立于不敗之地。
回顧過去,我們在艱難困苦中砥礪前行,展望未來,我們將抓住機遇突破自我,再創佳績。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