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館“博物館里七天樂,歡歡喜喜過大年”系列社教活動,伴隨著“燈彩高掛 喜迎新春”初七燈籠制作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據統計,參加春節系列活動的青少年與家長有800多人。按計劃,春節系列活動每期限額是30人,通過天水市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微信公眾平臺和服務電話公開報名,但是每一期報名招募令剛公布,名額立刻報滿,好多孩子們報不上名,應家長要求,經請示單位領導同意后又增加活動場次,讓想參加活動的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在博物館體驗趣味十足、年味濃濃的傳統文化,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新春佳節。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狗年說狗,走進中華生肖文化”。小朋友們觀看了“十二生肖”動畫片、參與表演十二生肖手偶劇、與家長配合做趣味游戲,感受了活動所帶來的的無限樂趣。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百花爭艷鬧新春——手工花束制作”。這是一期親子活動,孩子與家長共同制作各種不同的花束,這期活動不僅是讓孩子們了解中國的花卉文化,同時也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了小朋友思維創新及手工動手能力。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一隼一卯——巧奪天工”。這是一場科普與木構知識相結合的活動,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組裝孔明鎖等各式各樣的榫卯模型,體會榫卯結構的精妙絕倫,了解中國古建筑文化的魅力。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科普小課堂——超輕粘土的奧秘”。這是一期科普活動,孩子們通過自己觀察觸摸、使用超輕粘土制作不同的的模型,了解了超輕粘土的神奇,收獲了一份快樂。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一窗一世界,共繪窗中——探索古建窗欞之美”。這是結合天水伏羲廟古建筑窗欞,設置的一場活動。孩子們通過聽社教老師講解國內著名的景點,了解了南北不同窗欞的文化后,以彩泥拓印及彩筆手繪的方式制作出了個人特色鮮明的“窗中景”,孩子們天馬行空、童真童趣的創作理念結合古香古色的窗欞紋樣,碰撞出了與眾不同的別樣火花。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多彩的面具”。這是一期親子活動,孩子們通過聽社教老師講解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面具文化之后,與家長合作,制作出自己心儀的面具,了解了面具知識,感受了制作過程的快樂。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燈彩高掛 喜迎新春”。這是一期親子活動,通過了解燈籠的悠久歷史與意義之后,家長與孩子共同動手制作了不同形狀的、不同意義的各種燈籠,體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短暫的“七天樂”春節系列活動圓滿結束,對于參與活動的小朋友與家長來說,博物館里有他們的收獲、開心、難忘的美好回憶,看到他們洋溢在臉上的喜悅與對活動的喜愛之情,作為天水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我們忘記了節日的辛勞與前期準備的忙碌。在新的一年,我館不忘初心,繼續以提升文化自信為己任,大力創新、以寓教于樂的形式,開展更加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