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過七夕
——天水市博物館舉辦幼兒手工插花活動
![](/Files254/BeyondPic/2017-8/28/20170828103841391.jpg)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傳統節日——七夕節。傳說這一天夜晚繁星閃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一對佳人終成眷屬。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織女是一位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古代女子都喜歡在這一天晚上,向織女乞求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好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最終收獲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也被稱為“乞巧節”,是女孩子賽巧比巧的重要節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就被國務院列入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Files254/BeyondPic/2017-8/28/170828170494f4325188a3f67b.jpg)
近年來,濃郁的商業化宣傳給七夕節冠上了“情人節”的標簽,很多國人尤其是青少年根本不了解七夕的來歷和過節風俗,很少有人知道七夕“乞巧”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意義。其實,古代乞巧節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各具地域特色,一些地方還以花為題,通過比拼插花技藝,考驗女孩子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Files254/BeyondPic/2017-8/28/20170825075451340.jpg)
8月24日,天水市博物館邀請佳沁花藝高級花藝師,在“乞巧”賽巧節來臨之際,針對8歲以下幼童開展了一期別具特色的插花社教活動。活動中,指導老師通過生動有趣的視頻課件簡單介紹了乞巧節的節日風俗,以提問互動的方式帶孩子們學習了乒乓菊、小雛菊、火龍珠、蓬萊松、巴西葉等鮮花及配葉的花期、形態特點等知識、了解了鮮花搭配和花泥使用的技巧和方法,并現場示范了卡梅拉的制作過程。隨后,孩子們與家長一起動手完成了獨一無二的小雞卡梅拉鮮花插花制作過程。
![](/Files254/BeyondPic/2017-8/28/2017082507550827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