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下午,在接到秦州區文廣局工作人員電話,告知秦州區某處發現一處古代墓葬后,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刻組織人員前往現場勘查。根據現場目擊者和施工負責人介紹,此處墓葬是修建一個小型民用飲水工程時發現的。墓室大部分被破壞,部分隨葬品被取出。經過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工作人員對墓葬本身的保存情況以及隨葬品來判斷,初步認為是東漢墓葬。隨后工作人員對墓葬進行了勘探和清理。
該墓葬位于天水市秦州區玉泉鎮王家磨村西北,北靠耤河一級階地,南向耤河,西近有名的師趙村遺址。從開挖剖面和周圍陶片觀察,墓葬開口位于近現代擾土層下,打破了史前文化層和生土。散落陶片中包含仰韶文化紅陶、齊家文化陶鬲殘片和漢代灰陶片等。
墓葬為一座單室磚墓,有斜坡墓道,南北向,方向約190°。墓道位于墓室南側,延伸至現代路基以下,長度不清。墓道與墓室之間以甬道相連,甬道應為磚券頂,底部也以青磚砌成,長度1.15米。墓室呈長方形,南北長4.2米,東西寬2米。磚券頂,高度不清,殘余部分最高處2.5米。墓室北側加砌一層磚,做為棺床,棺床之上放置墓主人。棺槨及人骨腐朽極甚,葬式及墓主性別無法判斷。墓室南側及棺床東側隨葬器形較大的陶器和青銅器。棺床中部和西部隨葬器形較小的銅鏡、銅錢等。
![](/Files254/BeyondPic/2017-7/28/20170727052913528.jpg)
(墓葬清理后)
隨葬品共33件,包括陶器、銅器、銀器和石器四大類。陶器為大宗,共26件,分灰陶和釉陶兩種。器形包括罐、盆、盤、灶、井、燈、奩等;銅器有3件,銅鍪和銅釜各一件。另外銅鏡一枚,銅錢若干;銀器有4件,手鐲1只,指環3只;石器1件,為薄石片做成,器形似為環形。
![](/Files254/BeyondPic/2017-7/28/20170727053057592.jpg)
(部分隨葬品出土時)
![](/Files254/BeyondPic/2017-7/28/20170727053154664.jpg)
(清洗后的綠釉陶器)
![](/Files254/BeyondPic/2017-7/28/20170727053251566.jpg)
(清洗后部分灰陶器)
![](/Files254/BeyondPic/2017-7/28/20170727053408376.jpg)
(銅錢)
![](/Files254/BeyondPic/2017-7/28/20170727053441440.jpg)
(銅鏡)
從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判斷,墓葬年代為東漢時期。其中綠釉壺和銅鏡都與具有東漢中晚期特征,與皂郊鎮賈家寺漢墓時代相近。此墓是近些年天水地區發現的規模較大的墓葬,隨葬器物數量多,且器形較大,為我們研究漢代歷史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