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050311.jpg)
6月22日上午,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伏羲廟隆重舉行,有關領導和各界群眾代表參加了當天的祭祀。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103202.jpg)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政則,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主任林鐸,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省政協主席馮健身,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副主任馮巍,中國僑聯副主席康曉萍,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蔣耀平,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外司司長張健青,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何丕潔,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溫思美,農工黨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張慶偉等出席公祭。天水市委書記王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光慶,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軍等參加公祭。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235947.jpg)
當天的公祭大典由省政協主席馮健身主持。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309902.jpg)
上午9時50分,王家瑞宣布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開始。頓時,現場禮樂高奏,擊鼓鳴鐘。全體人員肅立,共同追念人文始祖“一畫開天、肇啟文明”的創造精神,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創世功績的崇高敬仰和無限尊崇。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309902.jpg)
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恭讀祭文。頌揚伏羲功德,表達羲皇兒女繼往開來之志,祈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326706.jpg)
祭文恭讀完畢,現場來賓面朝伏羲圣像行三鞠躬禮。隨后,在雄渾莊嚴的音樂聲中,樂舞告祭開始。伴隨著編鐘、罄、鼓等樂器的渾厚之聲,3名手持高香的長者,帶領160名高舉龍旗華蓋的儀仗隊,邁著沉穩的步伐,莊重虔誠地步入祭壇;24名手捧高香的舞者緊隨其后,面向祖廟方向,追思始祖。樂舞告祭拉開帷幕。演職人員通過肢體造型和舞蹈語匯,塑造、刻畫出各種造型和場面,營造出伏羲“畫八卦、造書契、結網罟、制嫁娶”等開天功業,表達億萬民眾懷遠思古,追緬圣賢的情懷,將公祭大典推向高潮。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527832.jpg)
2017(丁酉)年公祭伏羲大典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天水市人民政府承辦。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032602.jpg)
當天公祭大典以“傳承伏羲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主題,共有六項議程,依次為全體肅立、奏樂;擊鼓鳴鐘(擊鼓34咚,象征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中華兒女共祭伏羲。鳴鐘9響,代表海內外中華兒女對人文始祖伏羲的敬仰);恭讀祭文;鞠躬敬祭(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敬獻花籃、謁廟拜祖。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555710.jpg)
伏羲是中華各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使人們擺脫洪荒蒙昧步入文明時代,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充滿了創造精神、奉獻精神、和合精神,對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Files254/BeyondPic/2017-6/24/20170622015540388.jpg)
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祭祀伏羲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早在春秋時期就在渭水流域祭祀伏羲,到了明朝形成定制,一年春秋兩祭,程序嚴謹,祭文由朝廷禮部制定,制禮作樂,場面十分壯觀。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在繼承挖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恢復了歷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禮。2005年升格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7屆。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十大節慶”活動之一,榮獲2010中國節慶產業金手指獎·十大民俗類節慶·最具文化傳承獎,成為甘肅省獨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成為宣傳天水、推介天水的一張非常重要的名片,對于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特色文化大市建設,提升天水乃至甘肅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要體現出五個特點:一是祭祀規程更加嚴謹。主要議程有六項。在議程結束后,天水伏羲廟當日向廣大群眾免費開放,迎接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祭祖。二是大典主題更加突出。以“傳承伏羲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主題,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全力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激發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進一步提升公祭伏羲大典影響力。三是參祭代表更加廣泛。國家有關領導人,港澳臺有關國家部委領導,中央各民主黨派領導,兄弟省、市、自治區領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駐華使節代表,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華人華僑代表,國內文化界代表,世界著名華人社團組織,全國先進人物代表,關中——天水經濟區和陜甘川寧四省十五方代表,全國知名節慶城市代表,國家級主要新聞媒體的代表約1000人參加公祭大典活動。四是繼續舉辦兩岸共祭。經與臺灣有關方面銜接確定,臺灣臺北市與天水同時進行海峽兩岸共祭伏羲活動。五是宣傳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今年邀請了中央、境外、省內外50多家知名媒體對大典進行報道。《人民日報》、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社、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甘肅電視臺等多家中央、港澳臺、國內知名網站和省、市新聞媒體約百名記者現場對公祭伏羲大典進行了采訪報道。
在公祭伏羲大典的同時,今年還舉辦第28屆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游節,共有5大類31項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