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中華文化之美 筑民族文化之魂
——天水市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5月18日是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天水市博物館結合“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這一主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制定了富有特色的活動計劃,為社教活動的個性化開展積累了經驗。
作為一所集收藏、展覽、教育、文物保護于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多年來,天水市博物館通過“請民眾進門”,參與博物館社教活動;“帶展覽出去”,主動向學校、社區、軍營、企業宣傳歷史文化;“引展覽入館”,讓民眾近距離欣賞高級別展覽;“修文物存記憶”,延續文物的展陳生命等方式,積極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文化推廣、文物保護職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今年博物館日,天水市博物館以國家一級博物館的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從文化普及角度出發,為6—12歲少年兒童制訂了“感受中華服飾文化之美——民族傳統服飾布貼畫制作”活動計劃;從介紹博物館事業發展情況出發,為文物愛好者制訂了“如何讓文物永葆‘青春’——走進天水市博物館,了解文物修復知識”活動計劃,該活動首次帶社會公眾走進了改造升級后的文物保護修復中心,了解文物保護修復知識,參觀文物修復實驗室,體驗文物翻模過程。這兩項社會教育活動將知識講座和動手參與相結合,讓參與者了解到各民族傳統服飾、古代器物的發展演變歷史、紋飾特點、制作工藝及保護修復方法,感受中華文化之美,傳承民族文化之魂。
此外,作為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水市博物館從四川博物院引進的 “雅俗共賞——揚州八怪書畫作品展”也如期與公眾見面,為民眾奉上了一份文化大餐。此次展陳的44件(組)書畫作品,包括了書法、人物、山水、花鳥畫等多種題材,全面體現了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于揚州地區的一批“揚州畫派”代表人物用筆奔放自如、不受古法約束的藝術特點。展覽吸引了不少書畫愛好者前來觀展。
習總書記曾經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今后,天水市博物館將繼續本著服務社會公眾的原則,廣泛制定宣教計劃,進一步打造富于特色的社會教育案例,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舉辦講座
|